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城管力量如何精准融入?闵行区城管执法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年,全区城管执法系统围绕市委、区委关于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多格合一”的实施方案和市城管局关于党建引领城管进社区工作指引,聚焦体制创新、强化联动机制、深化自治共治,推动执法力量沉到网格、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不断提升响应群众需求的速度和精度。
“沉”得深:
执法力量扎进网格“神经末梢”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人”,更在“人”的到位。闵行城管把执法力量下沉作为突破口,让执法队员走进“网格里”,努力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织密治理网络
根据闵行全区68个综合网格,不断完善城管工作站设置,形成城管工作站与综合网格一一对应格局。同时,选优配强进驻网格的执法队员,首创基层中队“3+N”班组模式,即3个综合组(负责党建、法制、拆违等)和若干网格组(对应68个综合网格)。目前全区340名队员下沉网格,占比60.5%,其中22人在网格内担任网格党支部副书记、街区党支部书记等重要职务。
明确责任清单
下沉队员不仅要“沉下去”,更要“干起来”。去年年底,区城管局印发《关于落实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推进片区网格治理和城管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下沉队员可结合网格实际需求,实行坐班或“吹哨报到”制度,同时肩负问题处置、街面巡查、居村巡查、普法宣传、联动联处、引导社会共治6项职责,建立了在岗时间、例会讲评、协调处置、日常培训、考核评价5项制度。今年,区城管局制发推进城管执法融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2025年工作要点,并分三期开展了全员专题培训,让执法队员“入网进格”有方向、有抓手。
“融”得透:
城管进社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社区是群众生活的“主阵地”,闵行城管主动“提前一步”,凝聚“融入网格”合力,让治理更有温度。
新小区“四早”护平安
针对新交付小区,提前派驻队员,落实“情况早知道、普法早介入、物业早发现、城管早处置”,从源头管控风险。联合网格发放1700余份《物业企业监管告知书》,让违法线索“早露头、早处理”。
社区问题“联动”解
推动执法队员积极融入社区治理,上半年,共参与居村“四位一体”会议518次,联动各部门开展社区内九大类执法检查386次。深化矛盾化解机制,联合居委、物业、驻队律师等,助力化解矛盾纠纷316件,实现用“巧劲”解开群众“心结”。
诉求响应“码上办”
依托“闵行-码上约”、社区二维码等平台,群众扫码就能提诉求,城管“马上就办”。加大投诉集中区域二维码张贴工作,引导居委、物业、业委会等扫码反馈。截至7月,全区城管条线总扫码量达1658件,处置满意率达98%。
普法宣传“广覆盖”
队员加入居委、物业等微信群877个,转发法律法规、违法案例;利用4701个城管进社区大屏每双周更新宣传社会关注热点、重点领域的执法事项,素材播放量7947万次,让法律知识“看得见、听得懂、记得牢”。
“联”得实:
部门手拉手,织密前端治理“防护网”
基层治理不是“单打独斗”,闵行城管以“联”字破题,提升社区和街区治理实效。
深化联动协作,凝聚社区整治合力
针对破坏房屋使用安全、影响小区环境秩序等民生痛点,闵行城管与区房管、绿容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管执联动的实施意见》,重点整治违法搭建、损坏承重结构等“6+3”类行为。拓展区级“物业直通车”功能上线,共接收住宅小区物业企业上报九大类违法线索123条,办结完成79条,推动“数智赋能”提升“执法效能”。
赋能营商服务,提升街区发展活力
为落实市、区优化营商环境8.0版工作要求,闵行城管会同绿容局印发《关于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设摊经营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励各街镇规范设立以保障民生为主的疏导点和管控点,既守住城市秩序底线,又为商户添活力。
“治”得活:
“路管会”当家,商户变身治理“主人翁”
闵行城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新路径,将街区商户等群体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商户成立“路管会”自律自治组织,让商户从“被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
布点扩面聚合力
按照成熟路段“应建尽建”原则,邀请合法经营、信誉好的商户组建“路管会”,会长通过成员商户民主推荐产生,需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并在商户中具有一定威望。截至7月,全区已建成“路管会”102个,分布于60个综合网格。
制度护航明权责
印发《闵行区城管执法系统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推进“路管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各中队、会长、商户的职责,建立例会、自律、处置、激励四项机制,引导商户落实门责、参与政策宣传,从“要我配合”变为“我要参与”。
特色模式显成效
深挖“路管会”创新经验,比如江川路街道永平路路管会探索“一米规范线”特色店铺外摆管理新模式,允许诚信规范经营的商户在特定时间、空间外摆经营,让“烟火气”与“整洁度”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