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泖港中队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以来,始终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引导广大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持续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学习+研讨,让学史明理的思想“活”起来。
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坚持运用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线下培训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一是碎片化自学,加强自我学习。鼓励党员们利用“学习强国”APP、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等学党史,通过“学习强国”每周成绩一晒,引领党员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二是集体式学习,丰富学习载体。“走去出”学党史,充分挖掘区域内的红色资源,先后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赴陈云纪念馆、松江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参观学习,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引进学”学党史,中队先后邀请中山街道社区学校校长金明忠、“松江三人行”党史学习教育广富林街道团队、团区委袁国敬来中队为党员群众们进行党史宣讲,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专业性、多样性。三是集体交流,巩固学习成效。中队为每位党员征订了《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4本指定学习资料和重要参考资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党小组以“小组式”互动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围坐学习、互问互答等形式,依靠集体智慧,答疑解惑、互相交流,进行观点的碰撞,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宣讲+党课,让学史增信的意识“强”起来。
为扎实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6月30日,泖港城管中队党支部书记王晓俊为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了一堂题为《追寻一代伟人的初心足迹 探索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的党史专题党课。课上,支部书记带领党员们共同追寻了中国的“播火者”李大钊、伟大领袖毛泽东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邓小平三位伟人的青春足迹和初心使命。通过李大钊短暂而青春的一生为切入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萌发与建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一大批有识之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及海外先后成立了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旅日、旅法等8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为正式成立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以讲述伟大领袖毛泽东青年时期创办《湘江评论》、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农民运动等事迹,过渡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壮大,并带领全国人民武装夺取政权,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从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邓小平身上,从改革开放、南巡讲话、开放开发浦东、“一国两制”等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历程。
教育+引导,让学史崇德的观念“树”起来。
一是夯实“传统阵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队党支部通过开展“小班化”学习,增强学思互动。中队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学习、研讨等,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习近平在上海》系列采访实录等;共同研读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并做好学习笔记;观看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观看初心讲座、《党课开讲啦》等。中队党支部以两个党小组为单位,通过“党小组长领学、集体验血、问答互学”等形式,分别进行读原著、悟原理,谈感受、交流学习成果;通过观看微党史纪录片和听党史故事等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党员个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点亮“网络阵地”。支部推行微党课授课模式,利用党支部微信群为载体,引领全体党员参与线上学习互动,营造支部党员学习的良好氛围。支部党员轮流在微信群推送党课内容,每月一次,从党课选题到课件内容,为大家进行微党课授课,并以此作为每月党员学习培训内容。在微信群平台,注重强化党员互动交流,形成人人讲、大家谈的积极学习氛围。
实践+服务,让学史力行的效果“实”起来。
今年支部开展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为民办事中进一步了解百姓需求、贴近百姓心。通过城管社区工作室平台积极回应百姓诉求,及时办理各类案件,并将社区乱象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在黄桥村和焦家村先后开展了2次法律知识讲座,向村民发放了生活垃圾分类、露天焚烧秸秆等方面的法律宣传折页,并积极回应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兴旺村共同开展“学党史展新风,办实事添新力”活动,并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党员们拿起铁锹、钳子、扫帚等工具,各司其职,帮助年龄较大的村民进行宅前屋后的鸡鸭棚拆除、杂物堆物清理等环境美化工作,为村民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维护美好家园。此外,支部还有效解决了新乐小区、港湾小区居民私设停车桩、楼道堆物等问题。通过桩桩件件的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