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用心服务群众,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刻不容缓也十分必要。长时间的静态管理居民群众积极配合已经很不容易,当他们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时就更需要我们做好“店小二”,细心加耐心,早发现,早解决,因此新浜城管机动保障小组就此诞生,他们无一不是单位里的年轻人,他们有勇气,肯拼搏,更加能急人所急,让我们来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一、成功减肥的“胖小弟”和他的“爱心专车”
“胖小弟”,“这次真是多亏有你,我每周的血透治疗才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你救了我的命,有你站在身边,让我觉得特别踏实。”在松江区医院透析室,病人朱老伯再一次对“胖小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老人口中的“胖小弟”是谁? 其实“胖小弟”原名蒋志贤,是新浜城管的一名普通队员,第一眼见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黑黑的皮肤与有点小胖的身材,还有那憨厚爽朗的笑容。因为胖胖的身材特别的有亲和力,老人们见到他总亲切的叫他一声“胖小弟”。
他是怎么让群众如此信任感激的?疫情之下,对于无法外出的化疗及血透患者来说,中断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为确保封(管)控区有需求的病人医疗救治得到充分保障,化疗、透析治疗不间断,上级领导第一时间安排城管中队负责区域内封(管)控区重点病人的接送与转运工作,全力保障他们的“生命线”。
这项工作十分辛苦,要求24小时备班,一有需求马上出发,同时由于单位人手严重不足,全员一人多职,平时手上的各项任务也都不能放松,接手了就等于比别人多一份责任,睡不了一个踏实觉,精神时刻高度紧绷。做为入党发展对象,蒋志贤第一时间主动请缨,领导给了他一辆“专车”,专门负责接送转运患有重大疾病的病人去浦西街道就医,十多天来他先后接送、转运重病患者四人,来回松江城区十余次。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半夜凌晨,每次的接送转运他都无微不至的细心照顾,重病老人往往行动不便,他就是最值得托付的“拐杖”;血透时间较长,他可以穿着严丝合缝的隔离服一等就是5、6个小时,汗水浸透了衣衫,但他始终无怨无悔,病人们都得到了悉心照料,脸上原有的阴霾一扫而空。“胖小弟”胖胖的背影能使人安心,也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力量,患者林阿姨如此说道。
“胖小弟”不胖了,百姓们确更加安心
近二十天来,“胖小弟”每日不是在巡逻防疫就是在接送、转运重病群众的路上,高强度工作,低质量的睡眠,使“胖小弟”着实清瘦了不少,原有微微的双下巴也消失不见,他自嘲的说“以前年年说减肥,年年不成功,这次没想减,确瘦了这么多,和老婆、孩子视频都说我换了个样子”。“胖小弟”用自己的默默付出连通起重病患者与医院的“生命通道”,恪尽职的同时也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位患者,给他们更多的精神支持与共同战胜疫情,拥抱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全副武装的“老司机”和他们的“头等专舱”
刚成立保障小组时,有三个岗位需要直接面对密接群众,还要往返封控小区与隔离点之间,若论风险肯定是中队所有任务中最高的,会不会没有队员报名?队长老顾心里挺忐忑的,但想不到跟队员充分说明情况后,大家报名踊跃,最后沈青、邵英杰,颜祎强三位同志脱颖而出,他们虽年纪不大,但都是熟练开车的“老司机”,能安安全全顺顺利利的完成好接运转送任务,也能让疲惫的群众在平稳舒适的车厢内打个盹,感受“头等舱”般的舒适,缓解身心疲惫。
“大白”时刻不离身的志愿者,你见过吗?
由于几乎天天都有转运密接、隔离人员,或者运送物资去隔离点的任务,单位中穿“大白”的隔离服最多的是他们,时间最久的也是他们。有时上午6点出门,任务一项接着一项,“大白”换了一身又一身,披星赶月的回到单位,累的都顾不得洗澡,一沾桌椅板凳倒头就睡,每日十多个小时身穿“大白”的辛苦付出,换来的是群众们一声发自内心的真挚感谢。“能看着他们从紧张到放松,能让他们在车里睡个安稳觉,我们就心理特别踏实,感觉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队员沈青、邵英杰说到。
由黑转白的肤色见证了他们的默默付出
长时间的全副武装,终日晒不到太阳,3名同志的肤色都不约而同的白了一圈,队员颜祎强打趣说到“我现在都是单位里皮肤最白的了,比很多女同志都白,等能回家了父母见到这样的我肯定不会再担心”。他们用辛勤付出,用默默奉献为往来“乘客”搭建起一处心灵港湾,为民解困,在所不辞!
接下来的每天城管的“爱心专车”与“头等专舱”仍将时刻不停,“胖小弟”和“老司机”也一定还会用自己踏实细致的作风,服务、温暖每一位“乘客”,大家一起努力,守望相助,共待春来。虽然留不住似水的青春,但也莫辜负花样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