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本轮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浦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浦锦城管中队)全体队员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火速奔赴第一线,冲锋战斗最前沿,勇当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浦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按照“快、严、准、实”要求,压紧压实防疫主体责任,统筹推进防疫各项工作,承担起辖区内街面疫情防控,践行城管人服务人民、保障大局的使命担当。
【疫线战报】
一声号令,集结在红色旗帜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本轮疫情,综合执法队早在3月初就抽调骨干队员参与住宅小区封控管理任务。同时积极响应街道办事处、区城管执法局的号召,迅速启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对在岗队员积极动员,组成了三梯队预备队以及一支区级响应队,随时随地准备投身一线参与防疫任务。3月27日晚,得知28日上海即将按照浦东浦西分批封控的指令后,综合执法队党政班子当机立断,召回所有在外城管队员,2小时内集结完毕。此后的两个多月里,全队城管队员共同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贡献力量。
一面旗帜,飘扬在防疫一线。为应对疫情初期各封控居村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综合执法队及时协调部署,将城管队员下沉至各居村参与支援服务,积极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献智出力,协助村居委和志愿者开展居民的人数底册排摸,维护核酸采样现场秩序等工作。多日的居村志愿服务工作,让城管队员在人员分工、核酸检测、配药就医、疑难问题处理等诸多方面成为社区干部的“主心骨”。城管队员与村居委的党员干部并肩作战、积极作为、充分凝聚起“专班”的强大合力,保障村居在封控期间的井然有序,为防疫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
一片初心,奉献给千千万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多变,浦锦街道成立街面管控专班。4月起,综合执法队开始承担街面的核酸筛查任务,为辖区300余家店铺、宾馆、长租公寓的2000余人开展核酸筛查工作。城管队员日夜奋战,白天完成核酸筛查任务,晚上等待筛查结果,一旦采样结果出现异常情况,就立刻前往复核采样,并及时做好确诊人员转运工作。从深夜结束工作到清晨开始准备,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城管队员不怕苦累,秉持为民初心,有条不紊地坚持了两个月,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疫线堡垒】
街面管控工作专班。为切实做好做实做到位街面管控任务,综合执法队依据片区路段,将辖区划分为三大片十六个路段,每个路段都落实到位一名城管队员承担“路长”职责,同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开展街面管控任务。依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由“逢人必问”“逢车必拦”“逢门必敲”向“六个必须”转变。城管队员时刻关注街面人员信息变化,更新底册,在开展核酸检测任务时坚决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同时对沿街商铺“场所码”申领张贴开展督查,要求严格落实场所消杀,场所码扫码,引导商铺进行复工申请,加快现场核查进度,为辖区内复工复市提速助力。
转运点位工作专班。为减轻市区级方舱的压力,实现社会面快速清零的目标,浦锦街道专门成立了数个转运点用于衔接转运人员。综合执法队响应号召,组建工作专班,两名城管队员进驻点位筹措开展转运点的建设及保障运作,在物资组的协助下将位于立跃路上的原少年宫建筑改造成为可容纳300人的中转站;其余城管队员作为转运组时刻待命、快速反应、高效率地转运各类人员。转运组不分昼夜,24小时轮班运转,安全有序快速地完成转运任务。经过30多个日夜的奋战,由城管队员进驻的转运点在5月3日顺利闭馆,共累积接纳人员495人次,完成转运任务324人次。
【疫线故事】
心系群众,化身“配送员”。除了日常核酸采样、宣传提醒、物资转运、场所消杀检查等,综合执法队领导班子也时刻心系被封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在商圈情况排摸中,城管队员发现很多店员值守店内,自封控管理以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活物资短缺问题。为此,综合执法队与街道物资保障组以及超市、饭店等保供单位沟通协调,积极寻找多方帮助,筹措爱心物资。城管队员白天穿上“大白”奋战在抗疫一线,晚上则化身“配送员”,将爱心物资打包并一一上门配送,力所能及缓解商铺留守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困境。
严格执法,做好“监督员”。为确保疫情保障物资运送规范及市民群众食品安全,4月20日晚,在闵行区城管执法局的牵头下,综合行政执法队会同公安至浦星公路芦恒路三林市场附近浦星公路辅路“黑菜市场”进行现场整治,现场驱赶10余辆卖“黑菜”大卡车并驱散聚集的卖菜人员30余人。为防止死灰复燃,浦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制定防范措施,在浦星公路浦锦街道区域内这段辅路设置围挡并安排保障力量值守人员24小时监管,坚决禁止卖“黑菜”卡车和人员返场。
精准管理,当好“管理员”。快递小哥作为新就业群体,具有流动性强、分布性广、风险性高的特点。但在疫情防控中,是保障民生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保障辖区内快递外卖等业务的安全开展,综合执法队成立“快递小哥”管理专班,联系多家外卖平台,加强联动,按照一人一证的原则,将400余名骑手纳入管理;筹措设立“小哥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