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热线作为解决群众问题的诉求平台,不仅搭建了城市管理与民生问题之间的沟通桥梁,更逐步成为执法办案的重要线索来源。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也是坚决贯彻奉贤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程的切实举措。
年初,奉贤区奉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一天内收到10余张举报单,都将问题指向了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九华丽苑小区南侧工地整晚夜间施工扰民。该处工地是区里的一个重点民生工程,不久前执法队员刚对其夜间施工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为此,队员再次对现场细致排查耐心核实,并调取市住建委监控探头后,并未发现该工地存在夜间施工情况。那么噪音何处而来,究竟是谁将大家从美梦中惊醒?!
正当调查陷入僵局之时,“哐当”之声突然传来!原来该处还有一个道路建设工程,是我区首条潮汐车道的改造工程,但是环顾四周,并未发现有重型机械施工的迹象,正当执法队员陷入思考之际,“哐当”之声再次传来,队员猛然发现,每当车辆经过该处道路时,声音就会传来,再仔细一看,原来这罪魁祸首竟是铺设在道路上的一块块钢板。由于钢板的不平整,导致每当车辆行驶碾压时,车辆带动钢板引起震动,从而产生了剧烈的噪音。
执法队员立刻调整调查方向,来到道路工程项目组开展调查。道路工程的项目经理拿出了由奉贤区市政工程管理所批复的上海市道路与管线夜间施工备案单,原则上并没有无证夜间施工,并且城管也不具备这方面的执法权限。就在这时,周边群众也因为这声音围了过来,“小孩子要上学,一个晚上都没睡好”,“我家里人身体本就不好,这晚上闹得,可是一刻也不得安闲啊”,是啊,这个问题不解决,以后还怎么说“执法为民”这四个字呢。执法队员突然想到市局对新划转事项培训时有这样一条法规:施工单位在城市道路上开挖管线沟槽、挖坑,当日不能完工且需要作为通行道路的,施工单位应当在该道路上覆盖钢板。按照施工规范,在钢板的边缘要安装减震设施,使其与路面保持平整。据此,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执法队员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到单位接受进一步调查。当晚,执法队员再次来到现场对其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确保百姓能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睡上好觉。
一、学法明道,用法立身,夯实基础固本心。本次案件属于新划转事项,案情较为陌生且不容易辨识,同时在办案过程中存在信息的误导。在案件的处理中,不仅拓宽了执法队员的办案思路,扩大了执法范围,更是以点带面,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去探索法律法规,对推动法律法规的应用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表明了城管队员也要终生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思维夯实法律根基。
二、知法明志,懂法善用,精准执法守初心。本案在办案过程中,出现了特殊状况,那就是在接到投诉单时执法队员从举报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和去现场了解到的并不相符,执法人员本着公正执法的原则,没有偏向举报人,而是实施求实,求真务实,用法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通过不断推敲、排摸,去最终锁定违法当事人、明确违法事实。所以,执法办案要细心有公心,才能彰显执法公正。
三、执法为民,崇法为公,法治社会暖民心。这次案件对周围群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执法要“以人为本”,这更需要执法队员心怀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忧民所忧,要明白执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处罚,群众的满意才是对执法工作最好的认同,所以执法队员当晚也多次到现场确认整改情况,切实解决了居民的噪音烦恼,保障了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同时也为城管工作获得了良好口碑。
本起案件是奉贤区首个涉嫌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要求覆盖钢板的案例,情况复杂、案由新颖,体现了执法办案的速度高效,拓宽了违法事项的应用范围,彰显了执法为民的实际行动,为不断推进全市执法系统的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城管系统的执法氛围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