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治理第一线《
淮海中路街道新天地居委城管执法工作室
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新天地居委城管执法工作室多年以来一直坚持执法为民、服务大众的工作初心,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曾荣获2022年“全市第四批50佳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以及时有效的执法工作,诚挚的多元化服务内容,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执法为民“第一窗口”
城管执法工作室的设立,让执法队员能及时回应市民群众急难愁盼。对于新天地居委的居民来说,在居委会内的城管执法工作室是“专科门诊”也是“服务台”,除了能够快速解决城市管理执法范围内的类似违法搭建、破坏承重结构、占用城市道路等等典型问题外。面对许多病灶不清晰的“疑难杂症”,工作室也会发挥联勤联动优势,由于基层一线的问题往往伴随着盘根错节的缘由,有时仅靠城管执法力量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而借由城管执法工作室这一平台,能更便捷的联同居委、公安、房管、绿化市容等各部门,遇到问题能够快速凝聚相关部门力量,全方位,多维度的调查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彻底解决问题。
工作室积极参与到翠湖一至四期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监督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需要多方协调的难点堵点,跨前一步搭建沟通平台,协调多方共同治理,以执法规范社区运行秩序,以执法护航社区自治共治。形成执法为民与共建共治双向互动的良好格局。
服务大众“第一平台”
新天地居委城管执法工作室依托属地资源,扩大城管服务覆盖面。以服务好新天地居委国际化社区为出发点,参与新天地国际街区生活地图制作,为50万方商业体,175万方的办公和高档住宅人群提供直观便利的引导服务。基于执法人员与辖区各类企业的了解与互信,工作室携手社区服务办,将创业指导引入企业楼宇,大大减少工作阻力,打通沟通渠道;以属地志愿服务为落脚点,打造守护“党的诞生地”传承红色基因的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为来往于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游客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以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拓展服务面为重点,与属地医疗卫生部门、区级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统筹协作开展服务进社区工作,开展红十字会急救宣传活动,为能够更及时的救助到需要帮助的市民群众,执法车辆上也装载了“移动的心脏”AED设备;新天地居委城管执法工作室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实践,全力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无数服务的过程中,展现新时代城管人的精神面貌与为民服务的职业初心。
普法宣传“第一渠道”
根据不同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特点,工作室会举办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同时也会利用小区物业公共平台、智慧大屏等宣传法规法条。例如:针对夏季高发的噪音投诉,居民反应较为强烈的小区封窗、占用楼道堆物等等内容,工作室都开展过相关普法讲座同时提供解法释法等法律咨询服务。队员也会通过工作室与社区居民组织、各小区业委会建立联系,通过合作共同开展普法工作,利用社区内已经存在的网络交流平台,更好地传达法律知识和普法理念,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接到一些与本职执法工作无关的居民反馈与投诉,工作室的执法队员都会详细登记,利用居委会、街道工作站等平台联系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对接处理。旨在帮助公众了解与自己社区生活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淮海中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持续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拉近社区居民与执法队伍之间的距离,打造城管执法力量新形象,加强社区群众对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与理解,持续探索社会治理社区管理新机制,为辖区内市民群众带去更多来自“城管蓝”的贴心服务,打造更高质量的城管执法工作室,推动社区顺畅运作,城市高效治理。
编辑:高迪 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