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占道设摊一直是城市治理的一道“必答题”,不仅考验应对能力,更折射出治理智慧与为民情怀。作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近日,宝山区罗泾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蓝精邻”们开展了一场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综合整治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绘制精准“作战图”,锁定治理关键点
“蓝精邻”以数据为支撑,系统梳理巡查记录、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等相关信息,将潘泾路、集贤路等区域纳入重点整治点位清单。又通过密集走访,深入排摸各点位摊位数量、经营类型、设摊时段等基本情况,绘制出详实可行的整治“作战图”。行动中,“蓝精邻”采取“定人定时定岗”的固守模式,一边耐心向摊主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劝导规范经营;一边对屡教不改者严格依法查处,体现执法刚性。截至目前,高频点位的投诉量明显下降。
合理设置“疏导点”,把握放管平衡点
如果说严格执法是精绣市容的“秩序之锚”,那么疏导服务便是化解矛盾的“润心之手”。中队早前在川纪路、川念路划区域设定了“罗泾港便民疏导点”,在明确要求遵守“三不原则”——不占用盲道与消防通道、不影响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不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为一批有合规经营意愿的小吃摊主提供了固定的“安身之所”。为加强秩序维护和日常管理,“蓝精邻”自发组建了巡查服务小队,及时响应疏导点合理需求,对疏导点外的乱设摊行为开展整治,从源头上减少了设摊“回潮”的可能性,实现了市容环境与民生需求的巧妙平衡。
纵观整场行动,“蓝精邻”以“治理先行者”和“服务贴心人”的双重角色,逐渐成长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力量。他们不仅在问题发现上快一步、在政策宣传上深一层、在服务保障上细一度,真正做到了响应有速度、执法有精度、服务有温度。
城市管理非一日之功。下一步,罗泾“蓝精邻”青年突击队将依托“多格合一”机制,持续深化设摊治理成效,不断优化罗泾港便民疏导点运营服务,为辖区居民打造更加整洁、有序、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