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事快办
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聚焦群租、违法搭建、损坏承重结构等居民关切的“高频小事”,创新推出“小事快办”机制,通过海报进小区、电话APP直联、现场快处等方式,将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致力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精准投放,让普法宣传“零距离”
为实现“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执法队主动牵头,联合辖区各居委会,将“小事快办”宣传海报精准投放、张贴至所有住宅小区的楼道口、宣传栏等醒目位置。此举旨在打通信息壁垒,确保居民能够“抬头就见、扫码即报”,将普法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神经末梢。
精心设计,让居民“一看就懂、一用就会”
海报不仅是通知,更是精准的普法工具。针对群租、违建、破坏承重结构这三类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执法队在内容设计上下足了“绣花功夫”。内容精准: 队员们从浩繁的法律法规中提炼出与居民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条款,清晰列出了各类违法行为的具体认定标准和直观情形描述。例如,明确什么情况算“群租”,破坏哪些墙体属于“承重结构”,让居民能够对号入座、精准识别。后果明晰: 海报不仅告知“什么不能做”,更明确“做了要承担什么后果”,直观列出了违法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起到了强大的警示作用。渠道简便: 海报最醒目的位置,标注了执法队的直联电话和专属APP二维码。这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12345热线流转的模式,建立了“点对点”的直通渠道,从源头上为处置流程“提速”。


快速响应,构建基层治理“快车道”
“小事快办”的核心在于“快”。北外滩街道城管中队内部打破了常规工作流程,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快速响应机制:专人专线,首接负责: 由专人负责接听海报上的直联电话和处理APP推送的线索,实行“首接负责制”,确保每一个诉求都能被准确记录并第一时间派发。接诉即办,现场核实: 队员在接到线索后,原则上要求“接诉即办”,迅速奔赴现场进行核查取证,杜绝了因职责交叉而可能产生的推诿扯皮。分类处置,高效闭环: 对于事实清楚的案件,立即启动处置程序;对于复杂情况,迅速启动联合执法。整个流程形成一个高效的管理闭环,力争实现“小事不过夜、矛盾不升级”。
北外滩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小事快办”这根“绣花针”,穿起了社区治理的千条线,通过解决一件件关乎民生的“小事”,凝聚了民心,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