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奉贤区城管执法局“敞开大门”,从群众中寻找真问题、真方法。针对“外摆放开”“店招备案码使用率不佳”等热点呼声、难点堵点,奉贤区城管执法局紧扣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核心任务,聚焦街区“小个专”需求与城市治理痛点,创新升级“沿街商铺码”建设,推动城市管理从“传统执法型”向“智慧服务型”转变,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要做法
协作联动,构建“服务共同体”
坚持创新探索,将原有“店招备案码”应用模块迭代升级,积极打造“沿街商铺码”“3+N”功能矩阵。在“店招备案码”基础上,立足城管主责主业构建“店招指引、诉求上报、普法有礼”三大核心功能,逐步拓展N项协同服务。与相关部门、街镇打通壁垒、数据共享,推出“外摆申报”“开店指引”“街区党建”等6项延伸功能。坚持在“反映最强烈、问题最迫切、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相关街镇协同推进,确保每项功能应用都成为检验创新成效的“试金石”。
网格提效,打造“治理快通道”
“沿街商铺码”有力推动网格治理精细化。针对油烟扰民、飞线充电等12项高频涉店问题,通过“诉求上报”功能一键上报,系统自动生成“定位+问题”的标准化工单进入城运中心实时分派处置。撬动多元力量参与网格治理,以“普法有礼”“明厨亮灶”等特色功能吸引社会群体开展自主普法、行使民主监督,形成“问题共治、法治共建、成果共享”的治理格局。
街区增能,激活“营商新生态”
聚焦便民惠商与党建引领双轮驱动,创新街区服务体系。如开通“外摆申报”通道,实行“商户指尖申报-城管上门审核”流程,推动“商户跑审批”向“数据多跑路、干部勤服务”转变。构建“商铺码议事会”,依托“街区商户联络群”实时收集反馈、优化监管流程,取消“商户上传外摆照片”要求,以“非现场执法+语音提醒”等智慧监管手段代替,打造“无事不扰”营商服务新范式。做实流动党员“码上报到”功能,以街区党支部为支撑,商户党员扫码后,及时上门对接,同步开展“城商联盟”等党建联建、街区共治活动,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成效经验
1.队伍正风,展现干事创业新气象
从党员干部示范表率到系统接受思想洗礼,从检视自身短板弱势到全面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从小切口办好实事到数字赋能“乘法效应”,区城管执法局不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沿街商铺码”获央视、人民日报等央媒及多家市媒报道,点击量超百万,极大激发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精气神。
2.一码连心,重塑人民城管新形象
试点1个月以来,全区生成商铺码9136块,覆盖全区沿街商铺的48%;申请外摆商家、接通“明厨亮灶”餐饮店已陆续实现营业增收;试点地区“诉件上报”处置涉店诉求20余件,12345涉店诉件数量6月环比减少25%,回访群众对处置结果满意率达100%。
3.共治共享,打造“多格合一”新样板
数字化赋能网格治理,通过“沿街商铺码”打造基层治理“前哨”,商户日常经营更加规范有序,综合治理动力显著增强。同时激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热情,据统计,扫码进入应用3581人次,营造了一同“建设美丽街区”的良好社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