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3日,“救助车”小组接到962200社区服务热线来电,反映有一老人在高架下露宿,于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在老沪闵路上中路的一处高架下,四面透风,仅有顶拱可以遮阳挡雨,硬纸板、塑料布等材料搭建了一处简易窝棚,周围堆放着衣服、生活物品等各种杂物,老人便“蜗居”于此。
经过问询,得知老人姓卢,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离沪到新疆插队,自那时起户口便从上海迁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老卢在八十年代回沪后户口未能迁回上海,造成了现在无身份证,无户口户籍的局面。老卢爱人早已去世,有三个儿子,目前与大儿子断绝来往,另外两个儿子也找不到不联系了。老卢一再拒绝了救助车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写字画画可以谋生不需要救助,根据“自愿救助”原则,工作人员留下了方便面,饮用水等食品物资,发放了联系卡,叮嘱其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救助站。
为了流浪露宿老人的安置工作,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救助车一直在多方联系,街道、派出所、老人大儿子、甚至联系了新疆当地救助站和派出所,但是多方碰壁。老卢在上海没有户籍,新疆方面也告知老人的户口已经转出,老卢八十年代曾在白茅岭农场服刑,导致回沪后未能及时落户。老卢与儿子们关系不佳,其大儿子表示其父系“坑蒙拐骗专业户”,从未照顾过家庭、尽过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不愿认这个爹,赡养老卢,并称为此事法院也曾宣判过,检察院也曾找过他也无后文……在此期间,尽管老卢多次表示不需要救助,但是考虑到其年近八旬,为确保其生命安全,救助车每天都前往看望探视、并对其进行劝导。
2023年春节将至,老卢因感染新冠病毒,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又正直寒潮多发时期,除了每日看望探视、送餐外,救助车还多次送老卢赴医就诊。流浪老人如何安全过冬,安置问题迫在眉睫。
终于,经救助车奔走协调,最后在司法部门牵线搭桥下,经老卢本人同意,1月末,救助车护送老人来到公证处,与社会监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公证处公证员见证下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由社会监护服务中心作为老卢的监护人,定期向第三方监督机构救助站汇报监护情况。公正程序结束后,老卢在救助车护送下,正式入住了崇明的一家养老院,结束了自己流浪露宿的日子,迎来安定的晚年生活。
“救助车”小组将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用情、用心、用力夯实兜底高度、提升服务温度、克服工作难度、托起流浪人员“稳稳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