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榜样
编者按:
当青春遇见优秀“前辈”,当理想碰撞实践智慧,青年城管从榜样身上汲取“俯身倾听”的耐心、“刚柔并济”的智慧,更传递“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在这里,没有刻板的经验复刻,只有年轻一代城管透过自身视角,对城市守护者精神的深度解读;在这里,不只有对先进事迹的记录,更涌动着新生力量对职业使命的思考与追问。
他们记录烈日下拆除违建的背影,也深入思考如何在矛盾调解中读懂市井人情;他们剖析“绣花功夫”背后的治理哲学,也坦诚探讨执法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这些充满温度的观察与自省,既是对榜样力量的致敬,亦是一代青年对城市治理未来的叩问。我们相信,城市治理的图景定会焕发新的生机——因为每一份真诚的倾听,都是薪火相传的起点;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是未来守护城市的星火。
一身转浅铁军魂
情系“蓝衣”再峥嵘
黄雷,一位从军营走出的“平凡英雄”,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岗位上,他以军人的坚毅和果敢,生动诠释了“执法为民”的责任与担当,也激励着每一位执法队员执着坚守、默默耕耘、自强不息,守护好一方的和谐与安宁。
事迹素描
刻在时光里的城管蓝印记
在五里桥街道网格工作站的办公楼里,总能看到黄雷伏案研读执法条例的身影:21本厚厚的工作笔记,100个常见执法情景的应对思路与指南,56个经典执法案例的深入剖析……这位从西北戈壁走来的转业军人,将16年军旅生涯锤炼的“铁军精神”注入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他是在处理违法搭建的案件中带着普法手册多次登门调解的“老娘舅”;是不怕困难挑战,连续三年承担市局培训任务的“黄教官”;也是将自己执法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新人的“黄班长”;更是在晋升机会前,主动将机会留给年轻同事,转身投入城管执法实践中的“‘黄’雷锋”。
成长启示
青年城管的三重精神坐标系
从“钢铁纪律”到“为民初心”的思想淬炼
“执法者自己的扣子要系紧,与老百姓的连心桥更要架牢。”黄雷这句常挂嘴边的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他对执法工作的双重追求。他将军事化管理思维创造性转化为新时代治理智慧:在青年队员眼中,他既以“钢铁纪律”锻造执法利剑,又以“城市温度”传递人文关怀;无论是戍守边疆时的凛然正气,还是穿行街巷时的躬身细察,始终以脚步丈量民情——那身笔挺制服之下,始终跳动着滚烫的为民初心。
从“单兵作战”到“系统思维”的能力重构
在黄雷牵头的“综合网格联席会议”中,他带领年轻队员绘制“五里桥街道治理生态图谱”,将城管职责与城运、城建等部门有机融合。在实践中,青年们逐渐明白工作中要有跨界协作的智慧,要善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顽疾”,才能满足超大型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要求。
从“职业选择”到“价值追寻”的境界升华
当黄雷把晋升机会让给年轻同事时,这个看似“傻气”的决定,为城管精神的纯粹性写下生动注脚。他的精神底色如墨入清水,悄然晕染着青年队员对职业使命的认知肌理——城管工作不仅是一个职业选择,更是锻造个体理想与展现社会价值的舞台。正如他所言:“9年的执法生涯,城管这份工作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的生命中”。
行动宣言
续写属于我们的城市治理新诗篇
站在黄雷用脚步丈量的辖区版图前,青年城管队员们正在绘制属于自己的精神图谱:是凌晨4点巡查早市摊位的背影;是寒来暑往中拆除违章搭建的决心;是一次次普法活动中一遍遍讲解的耐心……他们以“他”为镜,重新审视执法记录仪里的城市影像,守护着基层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新时代青年城管人既要传承忠诚本色更要厚植为民情怀,在回应新时代命题的征途上,做到“心有蓝图织锦绣,肩扛使命护安宁”,在坚守初心中续写出新的诗篇!
撰稿人:青年智库学员
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戴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