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为您带来的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张琪悦。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它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城市管理的难题也随之而来,为了保持它的良好城市形象,我们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也是推出了很多新的工作机制。比如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城市管理进社区措施,那么在这些新的工作机制实行过程中,闵行区城管执法局都遇到了哪些难题,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针对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纪委书记凌强做客到我们的节目当中,为我们进行答疑解惑。
[凌强]
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
首先欢迎您百忙之中做客我们节目,城管部门作为咱们城市形象的维护者和管理者,日常所需要兼顾的方方面面是特别繁琐的,在节目一开始,请您先给我们谈一谈。咱们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情况下,来下决心进行开展城管进社区这项工作的呢?
[凌强]
应该说,这一代人也是见证了整个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去年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闵行区来说,1992年撤二建一,由原来的老闵行和上海县合并建成。当时人口是多少呢?我查了相关的数据,当时人口是56万人,老闵行大概16万,上海县大概40万人左右。到去年闵行区的人口又是多少呢?253万。从1992年到去年也就20多年,但人口翻了五倍。闵行经历了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又是人口导入,有大量居住区拔地而起。这些居住区随着居民的入住带来了周边居住环境的投诉就比较多。总书记也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工作的目标。群众对于美好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周边居住的环境,小区的环境怎么样。所以,这些投诉占了群众对我们政府各类投诉比较大的比例,而且这些投诉往往也和城管在小区中的执法职责事项有关系。原来城管执法事项主要是在街面,后来随着体制的改革,我们在小区有42项执法事项,从房管转移到城管的法条,由我们进行执法。这42项执法事项和居民对周边环境的投诉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违法搭建,比如说乱敲承重墙,比如说毁绿占绿,包括非法占用公共空间,都是群众投诉比较多的事项。怎么第一时间解决呢?是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因为人口多,区域面积比较大,整个闵行区区域面积372平方公里,原来我们是14个镇、街道,加一个工业区。一个镇面积很大,以浦江镇为例来说就达到78.51平方公里,有60个居村,只有街镇一个城管中队,你说接到群众的投诉,一个中队这么大的区域从接到投诉到赶到现场,可能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而且要把情况再摸清楚,可能花费的时间更多。这样也影响了我们诉求解决的效率。正是这些原因,也是导致我们下决心把我们的服务关口前移,能够做到对群众在最小的服务半径内解决相关的问题。所以,我们也是在市局的指导下,开展了城管进社区的工作,把我们城管工作室建到小区里,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一些诉求。这样能够让群众对小区的居住环境感到更加的满意和放心。
[主持人]
确实,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人口流量密集,带动咱们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社会管理问题,我们都知道,处理社区投诉其实不是一件小事,它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起居,那在工作开展前期进度中,我们有没有察觉到过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呢?
[凌强]
处理社区投诉说起来都是跟百姓自身相关,比如说很多老百姓养宠物,小区里宠物的粪便到处有,你说是小事,但确实也是一个顽症,也比较难解决。所以说,很多的事情在原来处理投诉的时候,还是有点难度,人家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处理的投诉可能百姓不是很满意。我们做了一个综合的分析,分析下来还是三个方面有些缺位。一是跨前意识“不到位”。原来城管更多的精力放在街面上,以街面执法为主。最近几年把很多的重心放在拆违,以及渣土治理等各项专项执法工作上,对原来小区这一块的力量投入比较欠缺的,大多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就是老百姓投诉来了去处理一下,真正主动发现问题,去协调问题,还不够多。
[凌强]
二是联系沟通“不畅通”。小区里很多的投诉事项可能还是老百姓对法律意识不够强,比如说很多原来对违法搭建的危害,对破坏承重墙的危害没有概念。对这些事项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对城管为什么要对这些事项进行执法也不理解。我们不去主动沟通的话,可能在我们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还会引起一些误解,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甚至产生一些对立的情绪。这样的话,如果不事先主动沟通,而是简单执法的话,可能只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凌强]
三是解决问题“不彻底”,原来往往是就事论事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城管在小区42项执法事项分析下来,很多的执法事项都和物业的管理不到位有关。如果小区物业管理到位的话,很多的矛盾可以在萌芽状态下解决。如果这些矛盾可以在源头上解决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我们通过执法手段来解决。所以,住建部也提出,我们推行“721”工作法,70%是服务,20%是管理,最后10%才是执法,执法可以说是最后的托底保障。所以说,我们分析了有这样的一些不足,那么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不足,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自身把管理手段前移的话,可以把这些问题更多的解决在萌芽、源头。特别是我们队员进了社区以后,职能不单单是执法,还起到宣传作用,把我们的法律法规向群众做一个广泛的宣传,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沟通作用,把很多事项和老百姓及时沟通,和物业沟通、和居委沟通。同时借助小区自治四位一体的力量共同解决矛盾和投诉。如果把工作做得更细的话,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习总书记说过,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其实真的是很有道理的,任何事情如果是简单的只是表面就事论事的话,是很难把事情解决的比较完美。
[主持人]
提到城管部门,在咱们百姓心中的形象多少会有点瑕疵,许多市民朋友觉得城管执法是过于冰冷,没有人情味,那么针对这类问题,我们该如何改变老百姓的这种想法,真正做到有温度,有人性化的执法,来改变市民对我们陈旧的印象的呢?
[凌强]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前几年一些媒体上的负面报道,使我们城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通过这几年,我们市、区包括街镇的共同努力,我们城管队伍总体形象在群众中有了很大的提升。应该说,这也是我们开展城管进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法方面,我们也是依法行政,但怎么样在依法行政的同时,能够做到更有温度的执法呢?这里我们觉得关键是将心比心。我们自己在执法的时候也要做好换位思考,考虑到群众的感受。不是说你简单的依法处置了之。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2018年元旦的时候,闵行区莘庄城管中队收到了一封来自辖区内兴中公寓的表扬信,信中对中队执法队员经过数次积极协调,最终成功修复小区1号楼底楼2户商铺剪力墙的执法行动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对城管队员执法过程中表现出的规范严谨和人性关怀给予了赞扬。原来投诉认为是一个商铺存在,但城管执法以后,不但制止了这家商铺的行为,通过大量的调研,对周边商户破坏承重墙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解决了楼上居民的后顾之忧,他们非常感动。而且我们对商铺的处置过程当中,也运用了方方面面的力量,最后劝说商户自行纠正违法行为,也得到广大业主,包括这些商铺的拥护,认为我们城管不像以前冷冰冰,比较生硬的执法,而是真的从业主的角度,从商铺的角度出发,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也做到了有理有节。
[凌强]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在2016年5月时,浦锦城管中队查处了一起搭建阳光房案件。情况看似简单,但其实错综复杂。经我们执法队员调查,房主李师傅2013年购入该房,阳光房是购房时已经存在的,按照当时的政策未将该建筑列为违建拆除。得知自己的房子属违建,李师傅相当恼火,认为自己2013年买下这套房屋后从没对房屋结构进行过改动,感觉这是邻里间的报复性投诉,对执法取证工作非常抗拒。我们执法队员一次次上门与他沟通,把违法建筑的危害性和当事人讲清楚,同时也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后当事人自觉得配合我们拆违,在拆除的时候尽量把他的损失降得最低。拆完以后当事人也比较满意,便给我们中队写了一封表扬信。从这些例子来说,我们的执法很多时候在坚持法律严肃性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采用人性化的措施。
[凌强]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有一个镇的中队在执法的时候是底层的一户居民,是夫妻两个人离异,没有房子,夫妻两个人一个是朝前开门,一个朝后开门,这样开门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确实他们没有房子,他们从两个方向出入。通过我们城管队员上门做工作,其中一位当事人同意从当中开一扇门,让另外一位当事人从正常大门出去,而且最后他们还复合了,我们觉得非常意义,执法工作真的要把我们法律法规依法贯彻到底,还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能够从当事人角度出发,多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
从您的解答中可以看出,咱们相关领导在如何正确高效的开展工作上,方方面面上做出的考虑还是很细致的。这些例子就说明了咱们的执法队伍也在努力的去有效开展这些工作,说回咱们的城管进社区工作中来,在目前,我们都做了哪些方面的举措,来构建城管进社区服务网络体系的呢?
[凌强]
我们城管进社区也开展了好几年了,特别是在2017年、2018年有了更好地提升。一个是硬件的建设,原来按照市局的指导,按照区委、区府的要求,在全区562个村居建立了城管社区工作室,形成了进社区的全覆盖。但我们也发现,全区城管队员的编制是700个,目前在编是600多个。考虑到除了社区执法以外,还有街面,还有其他方面的,力量分配上还碰到一些实际的瓶颈。为了更好的开展好这项工作,我们决定以片区的形式,用5-6个小区建立一个工作站,来覆盖这个工作室,保证工作站里有人24小时在岗。同时,定期到居村工作室,比如说每周保证两个小时到每个工作室现场处置一些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广大的居民群众服务,也是解决了执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了这些工作站以后,居民的投诉可以就近解决。原来居民关于城市管理的投诉,通过我们12345、12319等热线反馈到市局,之后市局再到区局,再转给街镇中队,最后再到各个投诉点解决。现在群众家门口有了这样的工作室,我们工作室上都有标识牌,都有联系电话,可以直接打联系电话,还可以到工作站里面直接找城管队员反映,把矛盾解决在第一时间,这样对问题处置可以更快捷,而且可以面对面和城管队员进行沟通,原来不清楚的事项会搞清楚。所以,我们是以工作站来覆盖工作室的模式,来推动城管进社区的硬件建设。目前来说,我们已经建了42个工作站,2019年还要建20个,这20个工作站建设也列入了区政府的2019年重点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建设,基本上可以做到工作站覆盖工作室,覆盖整个居村的模式,而且和现在推行的网格化精细管理又是完全相匹配的。我们这些工作站都是配套一些大网格,结合网格化的管理,执法作为管理的后盾支撑,能够更好地落实服务社区的每一个网络。
[凌强]
同时,在软件上,细化我们的管理,公开城管队员姓名、工号牌、照片、联系电话;公开城管具体工作职责;公开城管系统向社会的承诺的“三公开”制度。并且,针对一些平时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物业管理职责不到位的问题,闵行推出了小区闭环管理,就是城管对物业是有处罚的事项,通过抓物业促进物业的管理,来更好地把前端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执法事项。包括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比如说和房管局,因为物业是房管局作为主管部门,他们也推出了红色物业的评比。我们要求我们的城管队员每个月都要参加居委四位一体的讲评会,每个月和居委书记、主任、物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讲讲,小区里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怎么样各方共同努力把这些问题解决好。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住建部说的“721”工作法,真的把执法作为服务和管理的最后支撑。原来可能很多物业都觉得,由于自己没有执法权,很多问题是没法解决的,觉得城管队伍才是有执法权的。但是很多事项不能光靠执法解决,而是靠服务、管理把很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执法是最后的手段。其实,执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不需要通过执法手段来解决,我们所有的百姓对法律事项都非常清晰,都可以自觉遵守各项法律,作为执法者来说做到普法、宣传、服务就可以了,当然这也是理想的状态,有违法行为的存在就需要有法律的约束。
[主持人]
公开,公平,公正,明确责任,细致到了每一个工作细节,相信在这些工作方式的改变后,咱们的工作成效会得到一个显著的提高,下个方面,咱们来谈谈在优化和完善城管服务居村机制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做了哪些安排,来提高群众对咱们的工作满意度的呢?
[凌强]
我们还是从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做了广泛的宣传,我们印制了各类的告知文书,以及开展了各项活动,让广大居民知晓城管进社区主要做些什么,有哪些执法事项。比如说,2018年上半年发放了各类宣传手册1.5万份,各类宣传品1800份,同时开展各类活动234次。社区是我家,我们共同维护好社区正常的生活秩序,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投诉量,减少矛盾,也是提高满意率的一个方面。
[凌强]
第二个方面及时解决居民的诉求,居民在小区里会碰到各种各样需要城管进行处置的问题。2018年,我们通过社区工作室、工作站现场处置了1648个诉求,其中包括立案处罚案件1173件。这样把一些确实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影响居民生活的案件及时进行处置,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执法公信力。否则的话,就体现不出城管进社区的成效,居民认为城管队员既然在社区,就应该有所作为。所以说,从这个环节上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凌强]
最后一个方面是开展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一是参加小区的“四位一体”讲评会,同时也会组织志愿者参加小区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包括有时候也参加小区的清洁活动,比如说楼道的清理,楼道堆物本质上是物业应该管理的事项,但是,有时候,物业会觉得底气不足,现在我们城管部门一起参与了以后,他们觉得有了支撑。同时,我们队员也自告奋勇参加小区的各项清洁整治,以及其他的志愿者活动,来增强和居民群众的互动,这样也是提升了我们的满意度。我也很自豪地说,闵行通过持续推进城管进社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市局委托第三方进行了测评,2017年我们是全市第一名,2018年上半年是郊区第二名、全市第二名,下半年是郊区第一名、全市第一名。经数据分析,小区类事项投诉比去年同期下降33%,通过居民投诉下降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城管进社区扎扎实实取得了一些成效。
[主持人]
说了这么多,确实也能体会到咱们的部门领导对于各个工作细节都是有细致的考虑的,那么通过这些城管进社区工作举措,我们近期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成效?或者说近期城管进社区工作目标是什么呢?
[凌强]
我们总的工作目标就是依托城管进社区,依托社区原有的资源,依托党建引领下小区自治的机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推动居民自治,来保障社区的有序稳定。应该说,城管这支队伍毕竟是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所以说,进了社区以后,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多方联动,更好地实现从源头预防、化解隐患和矛盾,有效地发挥了多网协同、多方联动的效用,更好地发挥了村居的前端管理责任,做到条块各司其职。通过我们进社区以后,一个方面撬动了物业的前端管理,促进我们更好地和物业进行沟通,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机制来促动物业更好地为我们社区居民进行更好的服务。比如说,小区里原来有占道经营、乱设摊、占用公共场地等等行为,通过城管队员进社区,和相关部门联动,这些情况已经有很大的好转,一些小区里已经绝迹了。
[凌强]
第二个方面,群众的投诉量大幅度的下降,群众对居民区的投诉量也大幅下降,很多问题通过城管队员的提前介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比如说现在的新建违法建筑7天快速处置,基本做到新建违法建筑的“零增长”。前两年我们开展了“五违四必”的整治工作,开展了大幅度拆违工作,这项工作成果来之不易,如果新建违法建筑不及时制止,前两年的工作就功亏一篑。又比如,破坏承重墙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我们正在呼吁人大把破坏承重墙入刑的有关法律法规要上升到人大立法。如,酒驾入刑以后,酒驾就不多了,如果破坏承重墙入刑,我想破坏承重墙就少了。如果住在高楼,你楼下的邻居敲承重墙,我想你睡在屋里绝对没有安全感。很多事情通过我们进社区以后,进行大量的宣传,让我们的业主,让我们的群众知道破坏承重墙的危害。特别是让他知道,哪些是承重墙,很多业主也很冤枉。我以前碰到过一个,他说我根本不想破坏,我们装潢设计公司给我吃药,给我设计的时候很漂亮,很多都是把墙敲掉,其中就有承重墙。我们现在搞了一个小区的闭环管理,怎么样做好这个机制呢?居民要装修的时候先到物业公司进行登记,物业公司有开发商留下的图纸,标明哪些是承重墙不能破坏,你把你的设计图纸给物业看一下,写一个协议,避免装修一半,墙敲了被人举报,城管上门还处罚,对主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所以,我们通过前期的设计,最大限度的保护群众的利益,也是给群众提供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我们城管进社区的重要目标。简单来概括的话就是“两减一提高”,第一个是减少投诉处置环节,通过进社区,就在家门口直接找城管队员。第二个是减少小区的投诉量,通过网格化的管理,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违法事项的苗子,第一时间控制住。最后是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这样就达到开展城管进社区的工作目标。
[主持人]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下,咱们城管工作也需要跟上社会发展,走一些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那么我们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没有培育一些社区服务的新亮点?或者构建一些创新的机制,模式,或者方法?
[凌强]
应该说,聪明才智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我们通过城管进社区的工作,我们的基层、我们的各个工作站确实了有很多的创新方法方式来破解社区管理的顽症。14个街镇工业区也根据各自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城管进社区。小区类型很多,有高档的别墅小区,也有商品房小区,也有动迁小区,包括闵行还有一些农村化的地区,不同类型,特点也不一样,容易发生的违法事项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别墅小区,以前最大的难点是什么?违法搭建。因为别墅小区相对私密性比较强,普通人也进不去。往往里面在搞一些违建的时候,隐蔽性比较强。有些业主在装修的时候,以前我们看到的做得非常漂亮,如果不对照图纸的话根本发现不了是一个违建。怎么办?针对别墅小区,像马桥中队,他这个城管工作站就是精准定位,把居委、物业、房管、城管“四位一体”的机制建立起来,同时严控门岗,你正常的装修有些大型的施工机械,或者是钢筋水泥不一定需要,如果出现大型的施工机械可能这个别墅装修,第一时间就要跟踪了,可能就有违建的情况。比如说,小区里面有土方车频繁进出,就可能会有挖地下室情况,普通的装修怎么会有那么多土。
[凌强]
我们要根据小区的特点研究不同的执法模式。比如说有些小区,像梅陇中队,居民区是依托商圈的,比如说南方商城,管理不单单是居民区,还把和居民区相关的商铺管理也纳入其中。小区围墙内、围墙外,两个管理主体,可能会形成扯皮,商店建在小区边上的,谁管?出现了管理真空。现在都放在一起管理,就一个管理主体,就可以避免一些扯皮的事项。还有比如说古美中队,和居村的党建、联建结合起来,搞了党建联建协议,利用居民区党组织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通过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开展各项的管理工作。比如说浦锦中队,还搞了流动的城管工作站,什么叫做流动?搞了一辆车子,可以在这个工作站区域的小区内定期巡逻。不用你跑了,第一时间就在你小区门口。而且不单单是城管,这个车子和公安、派出所是紧密配合,上面有城管,还有民警,这样给小区的居民有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城管进社区,各镇、各街道都有亮点,我们也正在进行梳理,能够把这些亮点进行归类以后,看看能不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主持人]
通过您的解答,咱们能看出确实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维护咱们城市的良好形象,仅仅只限于咱们城管部门的工作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广大市民参与进来,管理部门与民众的良好配合,才能让咱们的城市形象得到更好的提升,那么在城管进社区工作中,我们又是如何拉近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参与到我们城市形象的管理和维护中来的呢?
[凌强]
城市管理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光靠政府职能部门单打独斗,绝对是难以实现长效的。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非常注意和群众的交流沟通。通过工作站、工作室开展各类活动,和我们的居民朋友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各个中队也通过中队的一些活动,比如说全市有一个“7.15城管公众开放日”活动,把城管的一些工作、活动展示在群众面前,更好地和群众进行沟通。同时,在小区、居民区里选一些宣传橱窗开展宣传,特别是执法的程序,我们城管执法有标准的程序,和公安一样,我们要求执法全过程记录,同时还有服务的承诺。另外,我们有自己的行业精神,有文化建设,把我们文化建设和居民区的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说今年准备开展一些讲故事,或者是文艺节目、小品,城管队员和群众共同参与,通过这些文艺的形式,把我们的法律法规,包括我们开展的工作以更好地方式和群众进行沟通,更为群众所理解、所支持。还有我们定期开展一些法律咨询等各方面的活动,通过我们这些活动,群众现在对我们城管总体的印象在不断地提升。从第三方的满意率来说,包括我自己到村居委去开展一些访谈的时候也听到很多群众,目前对我们的工作还是给予充分肯定。当然了,我们这些工作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很多工作要进一步的研究,比如,怎么样在精细化的过程中,更好地推进进社区的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主持人]
凌书记,那么下一步工作还有哪些考虑呢?节目最后还有什么想对观众说呢?
[凌强]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广大的市民朋友和广大网友介绍城管进社区工作,下一步,我们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做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一步推进进社区的覆盖面,现在562个工作室已经有了,但工作站才42个,按照面上统一的布局还缺20个,在2019年把20个工作站补上。第二,在原来的机制上,可能要更好地去完善我们城管工作站的机制,因为我们发现,可能还有很多市民朋友对我们城管执法工作了解的比较少,也是通过第三方的调研得知,有些市民早出晚归,还不一定清楚我们有这样的服务机制,我们还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扩大宣传。最重要的还是第三个方面,通过城管工作站也好、工作室也好,实实在在为居民朋友提高生活的品质,这样才是真正达到进社区的良好成效,也是体现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向这个目标不懈地努力。目前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主持人]
城市形象需要我们每一个处于其中的人去共同维护。既需要相关部门的良好管理措施,也需要市民的积极配合工作,部门尽职,市民尽责才能让咱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凌书记到我们节目当中做客,也感谢广大网友朋友的观看与支持,下期节目再见!
1、闵行是如何构建“城管进社区”全覆盖网络的?
根据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在市局的指导下,在各街镇(莘庄工业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区562个居(村)委设立了城管社区工作室,形成了“城管进社区”全覆盖的工作网络。同时,全区已建城管执法社区工作站42个,通过一个城管工作站辐射周边若干居村,形成全区覆盖网络。
2、我们通过哪些制度和机制来规范推进“城管进社区”?
严格落实了“三定”、“三公开”和“三统一”制度。既定人、定时、定岗的“三定”联系制度。公开城管队员姓名、工号牌、照片、联系电话;公开城管具体工作职责;公开城管系统向社会的承诺的“三公开”制度。在城管社区工作室的建设上,各类标识标牌已按市局要求全部上墙,落实了外观标识、工作制度、工作台帐的“三统一”。
3、如何通过“城管进社区”,优化完善城管服务居村机制?
在持续深化“城管进社区”工作中,我们着力构建“三项机制”。一是着力构建快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机制,全面把握社区城管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切实提高城管执法的针对性;二是着力构建快速有力的前端管控机制,聚力解决社区管理当中的突出问题,切实体现前端管理与末端执法的一致性;三是着力构建快速有效的协商沟通机制,更好地开展社区事务的共商共治,切实体现执法与服务的相容性。最终实现“两减一提高”的社区治理目标,即:减少上报处置环节、减少居民投诉量、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