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城市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系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
为切实提高辖区社区治理水平,永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强化党建引领,汇聚治理合力,严格社区执法,党建红与城管蓝交相辉映,着力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政治引领强化治理基础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执法队以党建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为社区治理赋能增效。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厚植为民思想。党支部通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微论坛”讨论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重要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引导全体党员在集中学习之余,积极开展个人自学;通过松江i支部“党的二十大精神百日挑战赛”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以坚定的为民立场夯实治理基础。
二是开展党建联建,汇聚治理合力。党支部通过与辖区内居委会开展党建联建,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党建“朋友圈”,实现社区治理“一张网”,共同化解社区治理难题,构建以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三是发挥先锋作用,切实为民服务。执法队依托党建平台,打造“至诚”先锋队党建品牌,带领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活动,今年以来开展“美好家园,民法典先行”民法典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送法上门;开展“美化社区我先行”主题活动,通过制作轮胎画,变废为宝,为社区环境添亮色。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对小区公共区域、房前屋后、花坛绿地开展大扫除,助力改善小区环境。
二、法治保障提高治理效能
执法队紧扣城管社区执法事项,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提升依法执法工作水平,以有力的执法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是强化法治宣传,树牢守法意识。执法队利用公职律师优势,集中法治员、业务骨干力量,精心制作普法宣传册,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展法律咨询,播放宣传片等形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开展“垃圾分类”、“文明装修”、“文明养犬”等方面法律宣传,切实提升社区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引导居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二是严格规范执法,守护社区和谐。针对社区中较易出现的破坏房屋承重结构、违法建筑、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等行为强化执法检查,强化问题整改,探索“非现场执法”、“非诉强制执行”等执法模式,切实消除社区安全隐患,守护社区良好秩序,使执法成为最有效的普法。今年以来,拆除三星苑、百合苑等小区新增违法建筑9起,对花园浜、新理想等小区楼道堆物清理7次,对维罗纳贵都小区包括公用车位私装地锁在内的占用公共部位问题整治4次,对兴日家园、玉乐等小区绿化硬化问题整治5次。
三、自治强基提升治理活力
居民自治是最生动、最广泛、最直接的基层民主实践。执法队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广泛吸引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居民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
一是做强社区工作室,丰富案件线索来源。以城管社区工作室为阵地,落实定人、定时、定点值守,收集汇总社区治理突出问题。强化与居民沟通协调,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居民积极行使群众监督权,及时向城管工作室反应问题,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营造民主和谐社区。对于涉及领里纠纷、历史遗留问题、法律不明确等不宜使用执法方式解决的问题,主动跨前,组织居委、物业、相关业主,通过议事协商会形式解决居民诉求,架起党组织、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社区是民之“所忧”、“所盼”的重要载体,是城管队伍践行为民服务理念的重要阵地,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后执法队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经验,不断提高社区治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维护好、实现好人民利益,将社区打造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