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能听清我说的话吗?”
“被告,你的信号一切正常吗?”
“好,现在我宣布本次庭审正式开始!”
……
3月26日下午,疫情期间的一场特殊庭审正在普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会议室内进行。摄像头前,局长李东风居中而坐,认真倾听,时而记录。其他两位出庭人员也身着制服,正襟危坐。技术人员则守候一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庭审各方怎么对话?
显示屏上,法官与原、被告双方“隔空对话”。整个庭审画面流畅,声音清晰,一如在真正的法庭开庭。
交换证据怎么办?
“法官,我要提交证据。”“原告,你之前已经提交的证据我们已经交换给被告了,如果要提供新的证据,现在可以把证据举到镜头前给被告看一下。庭审结束后,你再将这份证据寄给法院。”
庭审笔录怎么看?
庭审完毕,在书记员指导下,轻点屏幕右方“刷新”键,再点上方“庭审笔录”字样,屏幕上立即显现出庭审笔录,非常方便。
怎么在笔录上签名?
“法官,笔录看好了,怎么签名?而且笔录是连续的,不分页,只签一个名字还是怎么办?”“扫描右上角二维码,然后会跳出一个方框,直接用手在方框内签名,签一个名字就行了。”
网上开庭感觉怎么样?
此次庭审是我局首次通过网上出庭的方式参与审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普陀区城管执法局充分运用互联网在线诉讼平台,积极配合法院关于优先开展在线庭审的引导,由局长李东风带队“出庭”,隔空参与了网上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这样的“互联网+审判”创新模式,既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引发疫情扩散风险,又切实保障防疫期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值得点赞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