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将如何把堵点难点转化为发展亮点?
发布日期:2021-01-07 字号: [     ]


2021年首个工作日,备受外界期待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性文件。随着《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上海正式打响了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发令枪。


微信图片_20210107133819.jpg


为何要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当前,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特别是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推动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数字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刻变革全球生产组织和贸易结构,重新定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


对上海而言,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解读说,这次《意见》的制定重点突出三方面考虑:


一是深化战略认识。数据越来越成为链接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引领型、功能型、关键型要素,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增强坚定性和紧迫感,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


二是明确基本框架。从“城市生命体、有机体”全局出发,把握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和运行特征,加快构筑数据新要素体系、数字新技术体系和城市数字新底座,充分释放数字化蕴含的巨大能量,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城市迭代进化、加速创新。


三是形成工作格局。持续深化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先发优势,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互为促进、相互协同,实现经济转动能、生活转方式、治理转理念,通过数字化转型,将各领域堵点难点转化为发展亮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新工作格局。


对于上海来说,此时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也是有基础的。从2011年至今,上海始终沿着数字化的大方向不断探索前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打响全国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品牌;数字基础设施领跑全国,率先建成“双千兆第一城”。2020年11月,上海从350个国际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个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国内城市。


微信图片_20210107134851.jpg


三大领域如何实现全面转型


推动“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全面转型、整体提升,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义。


其中,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基础。近年来,上海在线新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去年上海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营收逆势增长6.5%,在线新经济全年营收增速12%。


如何进一步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放大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业内人士表示,要特别重视数据的价值,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改革红利。通过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健全数据要素生产、确权、流通、应用、收益分配机制,以数据流动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引导建立数据治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数据价值最大化发掘。


同时,要大力提升城市数字化创新策源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建立跨地域科技资源的协作网络,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


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经济数字化的关键。《意见》中提到的再造数字时代的社会运转流程也尤为关键,特别是要引导企业实现基于数据的“决策革命”,化解复杂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生活数字化上,《意见》明确要打造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数字文创等供给。吴金城表示,下一步,将着重从企业市民和城市运行高频急难的问题难点中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场景运营,使人人都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治理者、使用者、获益者,以数字化激发城市生命体每一个“细胞”的活力。比如,打造30分钟就医服务、30秒入住酒店、为老服务“一键通”、停车服务“随心约”、出行即服务平台等便民示范应用。


对于治理数字化转型,上海将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纵深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牛鼻子工程,实现政务服务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加快法治、公安、应急、公用设施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加强数字底座赋能,推动政府以数据驱动流程再造,践行“整体政府”服务理念,以数据为基础精准施策和科学治理,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微信图片_20210107134846.jpg


如何化解数字化的安全挑战


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一个数据深度挖掘利用、数字技术广泛赋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面临着法治、伦理、规则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意见》也提出,将不断加强制度供给和法治保障,积极探索推动数字时代社会管理规则的重构。


一方面,落实“管行业也要管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要求,逐步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变革。实施包容审慎、支持创新的监管制度,探索试点监管沙箱等创新支持机制,着力消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性门槛,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全面审视数字化发展的法治问题,推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数字规则,强化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等保护力度。开展伦理道德等社会规则研究和风险防范干预,围绕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加快构建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大安全格局。


同时,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也在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创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向着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目标,上海将率先探索新经验,用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难题;率先应用新技术,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广阔市场空间;率先转换新动能,用数据要素配置链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扎实基础。


来源:上海大调研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