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管】从“固守式”“运动式”迈向“数治化”,来看浦东城管执法新利器
发布日期:2021-03-25 字号: [     ]


构建三级智能化指挥新体系、探索执法“双现”、构建监管对象数据库、迭代智能场景应用……


浦东城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智慧城管”建设,以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难题,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浦东样板”。


微信图片_20210325101119.jpg


1.体系建设为先,锻造三级智能化指挥新体系


2020年,浦东城管已初步构建及时、精准、高效的“局-中队-队员”三级智能化指挥新体系,也就是局城管执法综合信息平台、街镇城管中队微平台、城管执法队员终端的智能化体系。


同时,浦东城管颠覆传统的线下会议布置的指挥模式,构建智能告警、中台甄别、派单处置、审核入库四级闭环流程,实现了人车撒点找得到、视频接入看得见、通讯对讲叫得应。


微信图片_20210325101155.jpg


今年1月14日9时18分,安装带有智能算法摄像头的浦东城管巡查车巡查至益江路376号附近时,发现大杨生鲜店将物品摆放在店外经营。告警自动上传至业务中台,局指挥中心审核通过以后派单至张江镇城管中队处置,同时向商户负责人推送短信,开展非现场执法程序。下午16时5分,张江镇城管队员颜世钊到场复查,发现商户已自行改正违法行为,随即将结果通过浦东城管APP上报。


微信图片_20210325101158.jpg


2.机制建设为要,迈向城管执法“双现”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双现”成为浦东城管执法的新利器。所谓“双现”,是指非现场执法和现场线上执法检查。其中,非现场执法,是以智能设施设备和技术的运用为基础,以违法当事人信息真实完整为核心,以处罚的有效履行为保障,实现从违法行为发现、案件办理、当事人缴纳罚款等全环节零接触办案,既提升办案效率,又方便当事人快速处理。


今年1月6日,位于大团镇南芦公路和川南奉公路的一家汤包店第二次被智能设备发现跨门经营。店主陈先生在手机上收到了浦东城管发来的处罚短信和法律文书,随即在浦东城管微信公众号非现办理板块通过微信支付缴纳了罚款。这是浦东城管办理的首起非现场执法案件。据统计,今年非现场执法工作开展以来,截至目前,非现审核累计通过828起,实施首违免罚547起,实施行政处罚201起。已结案166起,罚款12550元。街面环境秩序得到显著提升。


微信图片_20210325101201.jpg


而现场线上执法检查,是执法队员对固定监管对象按三色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利用“浦东城管APP”开展日常检查的一种新模式。这一创新举措实现了浦东城管勤务模式智能化,执法检查全程留痕,闭环处置线上完成,助力城管执法由人力密集型、经验判断型向人机交互型、数据分析型转变,不断推动城管执法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水平提升。


在以往的城市管理工作中,为应对违法行为的反复性,采取协管队员“固守式”;为解决顽固违法的“钉子户”,采取集中兵力“人海式”;为迎接各类检查,采取执法整治“运动式”。行政管理成本高、易引发矛盾冲突、管理效果短暂有限。浦东城管首创全流程全闭环零接触式非现场执法和标准化制度化现场线上执法检查新机制,推动城市管理模式深刻变革,迈向“数治化”新时代。


微信图片_20210325101205.jpg


3.数据治理为基,开创数据建设应用分析一体化新格局


加强固定监管对象数据库建设,夯实数据治理基础,探索数据应用分析,推动城市治理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


系统梳理需要城管执法部门上门开展执法检查的固定监管对象,按照市容城建、生态水务、交通路政和规土燃气四大行业分门别类,构建68个监管对象数据库。以执法工作需要为导向,为每个执法对象数据库个性化定制字段标准,制作详细的信息采集表。为每个数据库制定信息采集和动态维护方案,将浦东新区全部执法对象纳管。将数据库建设工作抓细抓实,为“双现”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充分利用各大场景应用产生的丰富数据,相互摩擦碰撞,建立街面秩序进步指数分析、现场线上执法检查分析、办案能力指数分析、信访投诉指数分析和勤务智能分析五大模型,对全区情况系统掌握。为勤务指挥、重点工作安排、集中整治计划等提供战略决策依据。


微信图片_20210325101209.jpg


4.智能应用为王,引领场景业务实战化融合新发展


浦东城管以街面秩序治理和渣土治理为重点,强化智能应用,使场景业务跟实战应用不断融合促进、优化提升。


创新开展街面秩序治理。聚焦浦东街区市容环境秩序管理特点和趋势,布局城管中队微平台智能视频探头、开发智能车巡网络、建立颜色管理工作机制,构建浦东街区秩序“点、线、面”精细化、立体化、全方位治理体系。


“点”,是指全市首创街镇城管中队“微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甄选647个初始乱点,设置智能摄像头全天候多要素对乱点盯梢。同时利用城运协同自动调整乱点,将符合销项条件的乱点自动转入达标销项数据库开展日常监管。科学开展乱点趋零化街镇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乱点趋零化街镇18家。


微信图片_20210325101213.jpg


“线”,是指全市首创移动侦查在街面治理中的应用。浦东城管建立拥有20辆车辆的车巡队,利用每辆巡查车上安装的8个全景智能摄像头,采用视频甄别和图像对比分析技术,实现对各类违法行为的移动侦查发现和线上闭环处置。


“面”,是指通过颜色管理,也就是分类分级管控模式,构建街区治理覆盖平面。浦东城管依据不同风险等级,将沿街商户划分为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制定日周月三种不同检查覆盖频次,将珍贵、有限的管理资源尽可能匹配到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上去,解决人机不匹配难题。


通过一年时间的街面秩序立体管理,2020年,全区街面秩序类信访投诉下降30.5%;市城管执法局第三方街面实效测评排名,从原先的市区组第八上升到了第三,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实效明显提升。


微信图片_20210325101217.jpg


迭代升级渣土治理应用场景。构建源头、运输、卸点治理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推动渣土治理由“高效管好一件事”向“高效治理一领域”转变。


固定监控加电子围栏,管好工地源头。通过在工地门口安装摄像头,并加装渣土车识别和车牌识别算法,实时将出入工地车辆与有证车辆库比对。发现黑车进出工地的,派单至队员30分钟以内到场处置。通过电子围栏智能发现深层土工地开始出土,派单至队员上门检查,督促工地按规范处置工程渣土。


视频识别加数据比对,管好运输过程。将原有的5路道路卡口监控视频拓展为3000路,对无证运输、未密闭和未开GPS 3种监管要素开展智能发现,实时推送至队员启动执法程序。


聚集研判加超时分析,管好消纳末端。为严防渣土偷乱倒,执法局开发了2套偷乱倒算法。一是利用GPS数据研判车辆异常聚集。发现5辆以上车辆在同一个区域聚集以后,排除掉正规卸点,筛选出疑似偷乱倒点位,安排无人机到场核查。二是在车辆出工地时开始计时,若2小时内未抵达卸点,则作为疑似偷乱倒车辆追踪排查。


来源:浦东发布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