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码”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及时有效开展精准溯源和风险排查。连日来,嘉定区城管执法部门充分运用“上海城管”APP等数字手段,对各街镇辖区沿街商铺“场所码”张贴使用情况进行全覆盖排摸检查,进一步推进“场所码”运行,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11月24日上午,副区长魏晓栋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督导检查沿街商铺等场所码扫码工作落实情况。
11月21日下午,嘉定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针对商户是否张贴“场所码”、“场所码”信息是否准确等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在塔城路,一家店铺张贴的两张“场所码”地址不一致,队员当场督促商户清除、注销重复码,保证“一店一码”“逢进必扫”。
在塔城路另一家沿街商铺门口,“进店请扫‘场所码’”的喇叭喊话声循环播放。“在市民进店前,还要再次口头提醒,务必劝导他们进店扫码。”嘉定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队员督促商户落实好“扫码核验”措施,宣传、引导市民增强主动扫码意识,“对扫码数据与实际客流明显不符的,我们会及时提醒商户注意扫码情况,并重点监督。”
检查过程中,队员们运用“上海城管”APP“码上查”功能模块,对辖区沿街商铺“场所码”张贴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针对老人、小孩等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我们会主动扫描他们的‘离线码’。”水果店店员介绍。
此外,嘉定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还检查了沿街商铺的环境清洁消毒、经营人员健康监测等情况。“除了每天常规的早、中、晚3次消毒外,每间房间使用后,我们会再次消毒,并及时在消毒记录表上登记。”塔城路上的一家沿街商户表示。
在德园路上,南翔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队员变身“广播员”,用小喇叭提醒沿街商铺及顾客落实扫码。
据悉,11月15日至21日,区城管执法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66人次,检查沿街商铺“场所码”应用情况1.5万家次,检查中发现部分商户落实扫码意识不强,存在零扫码或扫码量明显少于客流量的问题,均当场督促整改。
推行“场所码”“数字哨兵”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也是疫情防控重要的“监测哨”。对此,区城管执法部门将继续督促沿街商铺经营者要严格落实扫码核验措施,给顾客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同时也提醒顾客要增强“扫码亮码”意识,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