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难、沟通难、拆除难”一直是拆除违法建筑中的三大难点,近日,四平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三法”破解拆违“三难”,成功拆除同济新村某室一楼天井内的违法构筑物,切实改善了人居环境。
以“智慧执法”解入户难
此前,中队接12345投诉单,反映辖区内同济新村某室一楼天井内存在一处违法建筑。中队第一时间派队员赶赴现场,但现场大门紧闭,家中无人。经走访居委、物业联系到当事人后,其都以“明天家里无人”、“我在外地出差”、“我家没有违建”为借口,使执法人员无法入户开展检查。正当案件停滞不前时,中队执法人员转换思路,想到了利用无人机航拍取证。“采用无人机航拍取证,执法人员不需要入户也能判断是否违建及测量面积”中队法制员郭宁说道。最终在无人机高清摄像面前,该天井内的违法构筑物无处遁形,也让违法当事人在铁证面前无话可说。
以“依法执法”解沟通难
在解决了定性问题后,中队依法对该违法构筑物予以立案,并继续积极与当事人沟通,希望其能自拆。但当事人全程不配合、不露面、不沟通,中队举步维艰。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拆违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执法队员没有气馁,迎难而上,并没有因当事人不配合而中断案件执行,而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在当事人“三不”态度下,采用公告送达方式,依法完成了文书送达,按期进入了强制拆除 程序。
以“暖心执法”解施工难
从初春到深秋,经过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拆违正式启动。中队领导现场指挥,充分做好现场维护、警戒、文明施工等工作。考虑到当事人家中有老人小孩、施工安全以及拆除后外墙修复等问题,中队不断优化拆违方案,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给足“温度”,最大限度减少拆违给当事人带来的影响。为妥善处理矛盾,执法队员联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对此次拆违工作向居民作出了详细解释,在场的伯伯、阿姨们都听得非常认真,纷纷表示支持此次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共建和谐美好的家园。
至此,历时一年的顽固违建终于顺利拆除,城管队员不畏艰辛、刚柔并济,用一次次细致的核查,做到了对违建整治的真负责;用一项项合法又务实举措,回应了市民群众的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