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少一些处理“伪问题”的心照不宣
发布日期:2023-02-09 字号: [     ]


要做好工作,调查研究是基本功。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的科学路径,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接地气、通民情的生动实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如何做好调查研究,避免作秀式、“一阵风”式、浅尝辄止式调研?关键在于一个“真”字——要“研究真问题”,更要“真研究问题”。


“研究真问题”,事关调研方向确立和对象选择,是调研的第一步。真问题与伪问题对应,是切实存在的、影响经济民生的、与群众“急难愁盼”息息相关的问题,而非概念或纸面上的、生造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一个、十个乃至百个伪问题,统计数据自然好看,但真问题仍在;解决了一个真问题,很多伪问题自然而然就会消失,或者变得无关紧要。


要甄别问题的真与伪,必须站高望远、心怀群众,围绕全局重点工作明确调研方向。找得到、抓得住真问题,不仅事关工作态度,同样事关工作能力、视野和水平。众多群体中的一个群体、一个群体中的部分个体单方面的抱怨,可能是伪问题;大而化之的,非因时、因物、因事、因地制宜的情况,可能是伪问题;问题甫一提出、答案就自然浮出水面,其实根本不用调研的,可能是伪问题;为了调研报告好看、调研在形式上能顺利推进而主动设置的,更有可能是伪问题。在伪问题上浪费调研的时间精力、享受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错觉,不仅劳民伤财,更会贻误真问题的解决时机,让小问题潜滋暗长为大问题,有碍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


因此,要研究真问题,就要多些高屋建瓴、宏观把握,少些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多些穷根究底、久久为功,少些坐而论道、一得自矜。最重要的是,要多些直面真问题的胆识魄力,少些处理伪问题的心照不宣。


“真研究问题”,事关调研方式和态度,是调研的第二步。真研究区别于假研究,关键是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切不可浮光掠影。有人戏称,有些调研往往是“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是指示多、求教少的指导式调研,是和“四不两直”、轻车简从相背离的被动式调研,这样的调研者是“井中葫芦”——从上往下看,已沉在水里;但从下往上看,依然漂在水面上。


不做“井中葫芦”,就要有“蹲下去看蚂蚁”的精神和“解剖麻雀”的态度,要切实扎下去,到基层一线、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探实情、抓“活鱼”,看到表象的同时探索问题的实质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了解情况、商讨问题,效果是光看调研报告、听智库分析无法企及的,零距离直面七嘴八舌、热气腾腾的“顺耳话”和“逆耳言”,有助于全面真实了解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


“真研究问题”,不光要看情况、听民声,更要想办法、促解决,抓紧对症下药、因情施策,以点带面推动形成政策机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查研究的质量优劣,不在于调研时长、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调研解决了实际问题。对基层一线的创新经验做法,应在更广范围内加以宣传推广,解决一些共性问题;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建议及合理诉求,应尽快研究对策并对已落实落地的政策进行跟踪评估,视情调整完善。


归根到底,“研究真问题”和“真研究问题”关键都在于一个“真”字,强调的还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事实、掌握真相,一是一、二是二,在摸深摸透情况的基础上落实落细相关举措。只有这样,才能找准裉节难题,补齐工作短板,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赢得群众信任。


来源:伴公汀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