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以来,小包垃圾乱扔成为了居住区垃圾分类实效面临的难点问题。居委希望通过执法强而有力的威慑,责令居民改正乱扔垃圾的行为。然而由于乱扔垃圾的行为转瞬即逝,存在着当事人确定难、取证难以及一般程序执法周期过长实效不足的问题。
为此,岳阳城管中队聚焦社区小包垃圾频发的管理难点、痛点,优化勤务模式深入社区治理工作,与居委、物业三力协同,依托“非现场执法”建立了“小包垃圾”快速查处模式。试点小区也从高峰期一天处置几百包“小包垃圾”却难以锁定当事人,到如今“小包垃圾”不落地、居民自发参与监督,短短一年时间,垃圾分类测评成绩从倒数一路攀升。
一、小包垃圾快速查处1.0 简化执法程序,即时上门执法
针对取证难、固证难问题。2021年开始,中队协同居委、物业在试点小区先排摸小区内重点乱扔垃圾点位、发生时间段,并在多发区域安装移动公共视频,由物业公司负责监控探头排查情况、提供证据,再借助居委、楼组长熟悉社区情况的特性由其协助辨认当事人,提供当事人基本信息,城管部门接报后会迅速跟进查处。为提高小包垃圾治理的实效,对于符合事实清楚,当事人没有异议情形的我们也转变思路当场以简易程序做出行政处罚的工作模式,从接报到缴纳罚款最快30分钟办结,真正实现了管执联动的快速反应,一次上门当事人即知即改。
二、小包垃圾快速查处2.0 “电子谈话通知书”破解无效跑
在初期的乱扔小包垃圾快速查处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是物业、居委视频证据锁定+队员后续上门执法的工作模式,经常碰到当事人不在家或对于上门执法当事人“颜面不好看”的抵触情绪。为此,岳阳中队经与街道沟通,启用了短信通知专用账户来送达“电子谈话通知书”。通过专用平台,队员可以通过该短信平台编辑信息,告知当事人接受询问调查的时间、地点、所需携带的材料。通过先行电话联系+短信电子告知的模式这一工作使得执法队员可以在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通过短信送达的方式送达“电子谈话通知书”,有效减少了队员的无效跑、反复跑。上述处置经验形成的《城管社区大融合 助力小包垃圾不落地》也获评2022年度松江区法治政府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三、小包垃圾快速查处3.0 全程网上办理、无接触办案
在简化执法流程,创新办案方式上岳阳中队永不止步。就在上周五岳阳中队刚完成了一个小包垃圾查处案件,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无接触办案的重大突破,是我区利用随申办APP电子送达文书第一案。我们在查处北九峰小区一起乱扔垃圾的案件中,当事人俞女士表示工作繁忙在浦东工作下班时间不固定,难以到中队接受处理。针对俞女士的情况,我们也进一步“换位思考”。为此,在查处该案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公共视频固证采集证据,线上视频询问确认违法事实,通过随申办APP-上海城管执法应用服务,向俞女士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决定书,最后,当事人通过随申办推送文书上的二维码在线直接缴纳了罚款,实现了全流程“非现场执法”在乱扔垃圾案件处置中的应用。整个处罚过程方便、高效,既避免了对当事人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又实实在在的提升了执法的实效。在整个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执法队员与当事人“零”接触,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随申办电子送达文书的方式非常高效,极具推广价值,不仅可以运用在小包垃圾的快速查处中,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一般程序案件的查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