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虎接听来电
今天上午,由市城管执法局、新民晚报社、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同发起的“城管局长接热线”行动连续第8年开启。截至上午11时,已受理市民诉求183件。
随着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当下市民诉求呈现哪些新变化、新特点?践行多年的城管进社区机制,如何更好地发挥效能,办实事、解民忧?上午,在率先接听市民来电后,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志虎围绕城管执法领域的热点话题,接受本报专访。
诉求量下降
满意度提高
徐志虎介绍,自2018年以来,上海城管执法系统受理的市民诉求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1月至9月,受理诉件共8.3万多件,较2018年同期减少23%。与此同时,上海城管执法社会满意度稳步提升。据第三方测评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满意度得分为85.33分,较2018年提高4.87分,上升6%。
从诉件区域来看,发生在小区内的诉求事项达3.05万多件,占比36.7%。由此可见,市民对日常居住的小区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越来越强。而在小区事项中,违法建筑、损坏承重墙和占用公共区域是居民反映最强烈、急盼解决的热点问题。
覆盖“工作室”
解决“老大难”
发现了真问题,就要想真办法,更要促真解决。这也是今年“城管局长接热线”行动期间,首次同步开启城管进社区活动周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徐志虎表示,2016年,市城管执法局启动“城管社区工作室”建设,实现了“一居(村)委一工作室”全覆盖的目标。目前,上海已设立6066家城管社区工作室。依托城管进社区活动机制,城管执法部门聚焦小区违法建筑、占用物业公用部位、占绿毁绿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专项执法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处小区内违法案件1.33万起,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症难题。
本次活动周期间,上海城管执法系统将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深入社区听民声、察民情,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全员全覆盖,由市、区两级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市局机关干部和全体执法队员每人至少联系走访一个社区;二是落实“三个1”行动,分别组织开展1次普法宣传、参加1次社区联席会议、开展1次集中面对面征集居民意见建议活动;三是结合热线投诉,梳理问题清单并拿出对策,逐一销项,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
聚焦四个点
落实见成效
城管进社区活动经过多年实践,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在徐志虎看来,距离市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为此,城管部门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推进城管进社区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聚焦“实”——不断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城管进社区的专项工作指引,完善指导培训和监督考核制度,督促执法队员切实履行进社区各项职责。
■聚焦“新”——全面创新进社区工作模式。逐步推广“社区工作站”模式和浦东住宅小区综合监管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建立覆盖居(村)委、物业、业委会和城管社区工作室等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聚焦“融”——高效融入社区综合治理。督促城管队员积极主动参加社区联席会、议事会等社区活动,定期开展普法宣传、人民建议征集等工作,提前介入诉求,推动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聚焦“治”——综合运用“法治”“德治”“自治”手段。针对反响强烈、危害较大、反复发生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有力处置。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自觉遵法守法意识。引导执法队员积极参与社区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促进小区居民自治。
明日热线预告
9:00-10:00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10:00-11:00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13:30-14:30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14:30-15:30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互动平台
市民服务热线:12345
新民晚报新闻热线:962555
手机客户端:新民App
今日头条号:新民帮侬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