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布
发布日期:2023-11-01 字号: [     ]


微信图片_20231101090644.jpg


10月28日至10月31日,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上海举办。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是由中国发起设立,得到国际社会支持并经联合国大会批准通过,旨在传承弘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世界城市日已成为全球推广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探讨合作应对各类城市问题的重要平台,更成为我国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拓展公共交流渠道的重要舞台。


汇聚资源 助推全球可持续发展


世界城市日由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延续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之际,由联合国、国际展览局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共同发布的《上海宣言》中提出,将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定为世界城市日,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并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总主题,以推进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


自设立以来,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中国上海、意大利米兰、厄瓜多尔基多、中国广州、英国利物浦、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肯尼亚纳库鲁、埃及卢克索举办,在上海、厦门、徐州、唐山、福州等城市举办了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世界城市日活动,世界城市日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各国城市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为“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旨在研究世界各地的城市如何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包容性和共享性。


成果丰硕 首届上海奖颁布


上海市高度重视世界城市日工作,明确提出将上海打造成为世界城市日的永久主场,做出更大影响力,体现更多上海元素和上海声音,努力探索和形成城市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上海范例。


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下,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联合国人居署共同打造了系列成果,包括“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全球城市监测框架——上海应用指数(简称“上海指数”)、《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简称《上海手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愿评估报告》(简称《上海报告》)等,推广中国城市建设治理经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世界城市日的新成果,上海奖于2022年3月30日由联合国人居署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起设立,以城市为颁奖对象,以影响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为标准,每年评选出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卓越和进步较大的5个城市。


首届上海奖主题为“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鼓励全球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城市踊跃参与申报,共同加入城市可持续发展方案的全球性讨论。奖项申报历时近4个月,共收到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54个城市的申报材料,涵盖了不同发展水平、收入水平、人口状况的城市。


10月28日,在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上,首届上海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它们分别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中国福州、乌干达坎帕拉、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及巴西萨尔瓦多。


上海奖五个案例


01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人口增长迅速。它是亚热带气候,拥有覆盖率38.9%的自然栖息地,当地的自然环境对居民和游客都具有吸引力。


作为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布里斯班创造性地将数据、技术、城市规划、健全的金融经济模式与社会制度结合起来,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制定长期发展计划。为推动内城密集化,拓展发展空间,布里斯班采取经济适用房等解决方案,实施可持续交通战略等,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参考。


针对独特的海岸线特征,布里斯班进行了大量的规划探索和行动。在沿海岸线举办活动,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02中国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340公里的海岸线和3个优良的深水良港,森林覆盖率位居省会城市前列。


福州是一个典型的沿海特大城市,成功管理了复杂的河流生态系统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长期采用低碳发展模式,发展高科技、数字经济、海洋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福州以城市韧性和安全为底线,实施城市水系治理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减少用水和浪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建设“千园之城”的绿色低碳生态友好城市。


目前,福州已建成18个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多个部门积极参与,协同联动。福州水系综合治理的典型案例之一是流花溪项目,该项目增强了城市的用水安全和防洪能力,改善了流花溪沿岸居民的生活条件,加速内河航运和旅游业、遗产保护以及社会福祉的发展。


03乌干达坎帕拉


坎帕拉是乌干达的重要经济体之一和商业中心,拥有超过14万家商业、卫生和教育机构,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5%,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化胜地、旅游景点。


坎帕拉制定了2020—2025年五年发展计划,作为该市未来五年社会经济转型的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治理和公民参与、生活质量、城市复原力四个关键维度。坎帕拉的既有发展实践和发展计划中,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个维度提出了前瞻性计划,并制定了实行方案,包括物质发展计划、排水总体规划、运输总体规划、卫生改进和融资策略、公共医疗战略计划、智能城市战略计划、灾难风险和气候变化弹性策略等。


为更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坎帕拉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可持续发展城市目标的行动策略,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优先任务,致力于将坎帕拉打造为一个充满活力、宜居、有复原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04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


槟城乔治市位于马来西亚槟岛东北角,拥有马来西亚重要的贸易港口,是工业、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的枢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为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槟城提出槟城2030战略,以自然气候适应性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强调公众和多主体参与,开展实施了一系列全面的城市治理措施:投资创意和文化相关基础设施,增加经济和就业机会;实施平安城市计划;建立全面的减灾和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低成本住房的城市更新;应对城市化和环境问题,持续推出政策和计划,启动改造能源管理计划(REMS)等。


槟城以人为本、协作创新,制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了不断进步和有韧性的经济、更清洁的绿色环境、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城市的经济活力、宜居性、安全韧性和环境友好性。


05巴西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是巴伊亚州的首府,48年来人口增长了近184%。


萨尔瓦多制定了系统化的发展规划,并对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1,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具体多元的规划和实施细则。


针对特有的地形和海岸线,萨尔瓦多制定一系列气候变化应对措施,探索出一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模式。这种综合性、前瞻性的规划策略,有利于促进萨尔瓦多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如萨尔瓦多太阳能计划鼓励使用光伏太阳能,降低能源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显著。


来源: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