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设一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总书记为何在上海又一次强调干部队伍建设?
曾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2013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后又进一步聚焦到“忠诚、干净、担当”三个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些都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上海在国家改革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上海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考察上海、出席重要活动,5次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指明上海发展方向,交给上海重大任务。这次考察上海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征程“建设什么样的上海、怎样建设上海”的战略指向,为上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作出战略指引,注入强大动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上海的干部队伍寄予厚望。要想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持之以恒地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干部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要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一支相匹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也成为了现实且迫切需要。
提升专业化增强谋划意识
记者:在您看来,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上海干部队伍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
曾峻:从“高素质”来看,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党性修养。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四个放在”要求,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行动,做到着眼全国看上海、立足上海看全国;二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指导实践;三是要提升专业能力。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运用新理念,努力成为各个行业的行家里手;四是要做到廉洁自律。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五是要振奋精神状态。要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进取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斗争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钉钉子精神。
记者:“专业化”的重点又在哪里?
曾峻:注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培养,是总书记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一贯要求。专业化对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尤为重要。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要求干部拥有扎实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知识;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要求干部具备更宽阔的专业视野,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本领;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要求干部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解决民生难题,熟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干部队伍专业化还有更多内涵。比如,干部要有国际视野,及时动态了解世界先进水平到了什么状态,最高标准是什么,各种做法中哪些是特定国家和特定阶段的特殊表现,哪些是代表全球发展的共同趋势与一般规律。我们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比如,干部要有系统思维。超大城市运行与其他治理有许多不同,系统性程度更高。因此更需要强调战略谋划意识和能力,在单个领域“专”与“深”的同时,必须做到各个领域的“联”与“动”,让城市规模效应得到充分释放。
在干部专业化中,还有一块能力需要加强,即如何善借力、巧用力。现代城市是一个由政府、市场、社会和市民组成的多元治理体系。政府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不能低估,但也需研究如何激发其他治理力量的活力,引导、牵引到政府所希望的方向上去。从这个角度看,干部特别是处于领导与决策地位的干部,提高专业化能力,意味着对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运作机理、运行规律有更好的把握,或者说对改革发展的“技术逻辑、市场逻辑、治理逻辑”有更好的把握。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似乎有了“专业”就可以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更不能产生“专业自大”情结,从而抑制其他方面的积极性。
不断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记者:在您看来,上海如何能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曾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要“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广大干部“干事创业要充满激情,面对困难要富于创造,迎接挑战要勇于担当”“必须放眼全球、放眼全国,不断提高战略思维、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对照总书记的殷切期望,面对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上海干部队伍更要不断增强提升能力本领的紧迫感,不断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培养造就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应从选、育、管、用等环节入手,在把好政治关、廉洁关的前提下,把好专业关、能力关,让干部在处置丰富、复杂的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此外,干部管理尤其是日常考核考察中,要把专业素养、业务表现作为重要内容,既看潜在素质更看实际业绩,既看当下发展也看提升空间。
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和快速变化的形势,未知的领域越来越多,前沿的变革越来越快,这要求干部增强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和理解,不断加深对其内在机理、底层逻辑、演变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努力提高专业化素养与专业化本领。与此同时,干部还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与路径依赖,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留恋于舒适区,不能习惯于按部就班,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真正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
记者: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市委党校将如何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曾峻:市委党校将进一步聚焦“五个中心”“四大功能”和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聚焦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做好干部专业化素养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着眼上海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聚焦全球视野、战略思维、专业能力优化课程;在培训方式上,更多运用案例式、模拟式、情景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务实管用。最重要的是坚持学用结合,使广大干部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逐步达到“开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