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何以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发布日期:2024-01-26 字号: [     ]

微信图片_20240126100203.jpg

  过去两个月里,中央两份重磅文件陆续落地上海浦东——推进上海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80条措施,指向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发布,又为浦东改革关键环节赋予更大自主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进一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工作安排着墨不少。市委书记陈吉宁参加市人代会浦东新区代表团联组会议时,也要求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奋力拿出更多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重大举措,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会场上,代表热烈讨论上海下一步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方向和举措,提出不少可行的建议。

  聚焦规制规则,系统集成开放政策

  今天提开放,和过去提开放,有着本质的内涵差异。一方面,语境不同,当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变,全球产业分工也给各国的开放制度带来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发展阶段不同,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黄建忠表示,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核心要义是围绕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开展的制度型开放,以“边境后措施”为主。这与过去以“边境上措施”为主的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两种开放战略的基础特征存在根本性差异。

  “在高水平制度开放过程中,必须统筹处理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者的辩证关系。”黄建忠建议,对标建设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要求,应当以已有的最高水平开放为基准,系统集成临港新片区、浦东引领区、虹桥国际商务枢纽开放政策,改变因为分属不同行政区带来的制度、政策和功能“碎片化”现状。同时,对标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要求,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龙头,以其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基准,实现三省一市制度创新的一体化提升。

  市人大代表、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吕琰建议,在高水平开放过程中,应更加强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从规则规制角度切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目前,多重国家战略在浦东新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深度叠加。市人大代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管委会发展改革处处长吴群峰建议,持续深化新片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特别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放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创新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培育形成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金融领域是目前上海开放程度较高的行业领域。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介绍,目前浦东集聚了上交所、上期所等13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拥有持牌类金融机构1208家,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二,外资法人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占国内总数近一半。他建议,在市级相关部门带领下,浦东要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支持,充分发挥浦东改革开放试验田优势,聚焦跨境支付、跨境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更多面向国际的金融机构落地,首创金融产品推出,首单金融业务开展。

  此外,多位浦东代表团的代表还共同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通过立法授权推动浦东新区率先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金融体制,提升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助力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和制度型开放的核心枢纽、人民币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全球中心。

微信图片_20240126100211.jpg

  聚焦行业需求,深化固化改革成果

  浦东是上海的“王牌”。如何把这张“王牌”打得更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浦东必须要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

  时下,数据流通问题被社会各界认为是改革重点,一方面,数据已经成为基础性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另一方面,上海要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也需要积极研究前沿产业问题。会场内外,代表委员做了充分的调研功课。

  市人大代表、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瑜指出,国际数字贸易的基础是跨境数据流动及相关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确立了打造成数字贸易枢纽港先行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但国际数字贸易不可避免存在制度博弈和规范差异,要在多边数字贸易的开放和安全之间获得平衡、消除多边贸易壁垒、建立数据跨境的互信互认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马瑜建议,积极探索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与数据分级分类制度的衔接机制,大胆推进数据跨境流通和交易的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的数据跨境流通和国际数字贸易合作,推动数据的互信互认,降低跨境数据流通的障碍,加速扩大数字贸易朋友圈。

  改革从产业出发、从行业出发,往往能更有针对性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裉节问题。去年以来。再制造“火”了,这一全球认可的绿色低碳制造新方案,目前已在浦东新区及临港新片区试点。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田春华在调研中发现,这些再制造企业普遍呼吁有关方面加快出台引领性的政策和措施。他建议,运用浦东新区法规制定权,出台《上海市促进浦东新区工业领域绿色再制造若干规定》。

  “通过立法方式促进浦东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主动构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绿色再制造法律制度,可以填补相关层面立法空白,为国内同类产业发展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从而支持上海夯实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田春华说。

  针对航运产业发展问题,市人大代表、上海航运交易所副总裁顾云凤表示,目前由于全国各地对航运碳排放交易配额管理尚未统一,被纳入配额管理的上海市航运企业与其他未启动碳排放配额管理省市的航运企业相比将处于相对劣势,面临着可能外移的风险,这不利于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她建议,在上海注册的内外贸兼营航运企业,应根据航运企业的内外贸货物运输完成情况,暂时对外贸运输业务给予碳配额免费发放,同时,委托专业独立的航运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开展航运企业报送业务量、碳排放能耗量的核查工作,推动树立航运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上海标准”。

  现场也有不少代表提出,希望在推动金融开放创新、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短板、助力科创企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等关键领域,用足用好浦东新区法规制定权,固化改革成果,深化制度开放。

微信图片_20240126100215.jpg

 强化综合性改革,深化人民城市建设实践

  早在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就明确要“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凸显浦东综改之于当下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特殊意义。

  会场内外,围绕近日新发布的浦东综改方案中“人才高地建设、政府职能转变、人民城市建设”等议题,代表委员们讨论热烈。市人大代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大军认为,浦东新区虽然占据引领区的政策优势,但现有人才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尚不能满足“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战略需要,人才就业的体制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能充分满足国际人才高地的环境需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面临着结构性的人才紧缺和储备不足,也面临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缺乏等困境。

  他建议,进一步研究浦东新区海外人才审核权权限下放政策,探索符合浦东特点的海外人才政策。同时,确立“不拼重金拼环境”的人才引进观念,扩宽永居证随迁家庭的适用范围,营造安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致公党界别在一份提案中建议,留学归国人才政策应该从“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向“评价型”转变,打破部门壁垒的相关讨论,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综合性人才评价政策。同时,加大对具有海外实务经验人才的引进力度。

  浦东综改方案中还提出“创新高效能城市治理体系,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协同破解治理难题。”市人大代表、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许丽萍认为,上海是人民城市的首提地,如何让重要理念融于城市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从局部探索、到整体推进都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体系。建议进一步明确人民城市建设的远景目标、阶段目标、指标体系以及人民城市建设的责任体系。同时,强化公共政策制定与效果评估,体现共治格局。

来源:伴公汀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