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镇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因此面临着复杂的社会治理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自2023年3月起,嘉定区江桥镇开始实施小微网格化“路长负责制”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新模式。嘉定城管江桥镇中队协同镇城运中心,依托“一网统管”工作平台,通过改善小微网格“路长制”勤务运行机制,进一步保障江桥镇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一年中,来看看“路长制”具体是怎么落实的。
定岗定责,注重工作重点
全镇划分为6个网格化管理片区,从城管队员中选出6名网格片区值班长和23名责任路长,针对每个网格的城市管理重点路段、复杂路段、偏僻路段等,对参勤人员的定岗力量进行差异化配置。在重点、复杂和问题多发的路段,增派人员值守。对偏僻路段则减少人员或扩大值守范围,在每天保证巡查问题区域1-2次的基础上,将管理力量精准增援至其他路段,满足管理需求。在早晚高峰和双休日,特保和联勤值守队员根据片区管理特点和个人任务,独立完成市容管理任务。
此外,在特保管理上,实施了用工督查机制,确保特保人员的长期稳定参勤,并通过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确保问题发现、劝导、改正的闭环管理。在特殊情况下,由城管值班执法组到现场依法处置或实施行政处罚,确保让有限的执法力量得到有效利用。
履职尽责,明确责任界限
镇城管中队和城运中心按照“路长制”工作方案要求,将“四定”责任机制(定人、定岗、定时、定责)落实到每名参勤人员工作中。由城管路长负责督促和引导参勤人员完成路段管理任务,保持管理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强化独立处置问题的能力,避免表面化处理。
明确管理责任界限,如个人劝导整改次数、联合劝导情况等,需通过视频记录证明管理工作,劝导无效时,上报网格长进行重点处置,由网格长呼叫城管执法班组托底处置。路段责任人必须先行处理自身路段的问题,如:黑小广告、单车乱停、乱设摊等,确实有客观不能处置原因时再报送路长协作处置,确保每位参勤人员都能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重点整治,强化联勤合作
江桥镇的“路长制”联动了两个部门的参勤人员组成一支共同管理的队伍,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管理力量被最大限度地投放到街面和重点路段,主动处理街面事务,尤其是重点问题的发现处置、上报反馈、劝阻指导、有效管控等,各支力量积极协作,形成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工作合力。
每个工作日,城管路长组织全路段参勤人员开展集体整治行动,集中处理难点问题,随后回到定岗定责路段开展常态化精细管理。路长还指导特保队员在早晚高峰时段加强对地铁站口的管理,确保市容管理在高峰时段的有效性。在街面,利用现有城运岗亭短暂休整和提供便民服务,按照网格、片区、指挥中心三级指令参与处置事件。
白天以市容环境、街面秩序管控为主,晚间则侧重于夜排档管理、跨门经营等,同时,防范夜间乱倒垃圾等行为。所有参勤人员需在每日上岗时段上报事件处理情况,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效率。
接下来,江桥镇城管中队和城运中心将定期召开“路长制”勤务工作例会,发动各网格路长深入掌握各路段管理问题,利用管理经验和工作潜力,强化对新增问题的遏制和历史问题的有序管控。通过普法宣传和劝导告知,从源头上减少投诉工单数量,确保执法处罚与常态化管理有效衔接。城管执法班组将重点关注相关诉件内容,提升“诉转案”数量,确保执法程序的严谨性。通过“管执联动”,确保江桥镇的城市管理市容市貌更加和谐、有序,为北虹桥的经济腾飞提供坚实的市容保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