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健全宣传队伍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创新人才挖掘培养,以更生动鲜活的方式深化“上海城管”宣传主阵地运行发展,市城管执法局今天(3月25日)在上海广播大厦组织开展第二届宣传实践项目基层实习成员见面暨跨行业学习活动。
工作部署明方向
会上,市局办公室就宣传实践项目的开展背景和工作目标做了介绍,充分依托“传帮带”机制,采取“线上实习+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融合阶段性的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阶梯式推进第二届宣传实践项目的实习过程,指导项目成员在把握重点、挖掘特点、突出亮点上持续用力,引导学员在推文和短视频的创作中更加突出“宣传思路与市民关切相匹配”“创作技巧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展现内容与城管业务相匹配”,进一步夯实宣传基础、守牢宣传阵地和延伸宣传链条。
跨行业互动谋发展
活动现场特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任重进行跨行业经验分享。任老师立足新闻“采、编、发”流程,从新闻节目采编和短视频创作这两个切口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大家对社会宣传的工作理念和形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实践项目成员提供了更多启示。
经验分享聚共识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来自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王淇瑶。王老师结合《新民晚报》在今年“3·8妇女节”期间推出的“滨江女子小队”宣传报道,分享了参与“十分上海”摄制组拍摄宣传视频的感悟与体会。她强调,“讲述故事”是最优最佳的拍摄方式,“中心业务”是宣传工作的源头活水,要着力把握与市民群众的情感共鸣。
先进典型“传帮带”
浦东新区大团镇城管执法中队
严佳玲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机动中队
程煜江
2023年度宣传实践项目中,两位来自浦东新区和青浦区基层中队的优秀成员代表,分别立足自身在去年实践项目中的所学所感和实践经验,与新成员交流心得体会,指出在短视频创作中要秉持“始于热爱、勤于沟通、继于钻研、奔赴山海”的初心使命,在推文工作中要坚持“守正创新优选编辑素材、严谨审慎把握言语措辞、扎实特色展示行文内容”三项原则,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编辑和创作能力。
畅谈心声促交流
结合“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传统、深化‘调查研究下基层’”的工作要求,会上2024年度宣传实践项目新成员们,就基层中队在宣传、信息、舆情、执法等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顽症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意见建议,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一线城管执法的宣传工作能力水平。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执法大队外滩风景区中队 王倞亿:
今天在现场听到王淇瑶老师对“娘子军”的分享,我感触颇深,因为我们外滩也有一支“女子班组”。诚然,新闻媒体制作的视频更侧重吸引市民群众。我希望自身可以立足 “女子班组”的工作环境,向浦东“滨江女子队伍”学习借鉴,学习更好的宣传方式,融合更多的新闻视角、新媒体视角,在本次活动中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为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的正面宣传工作增添一份力量。
崇明区新海镇城管执法中队
沈陆伟:
我曾策划组织过“7·15公众开放日”,近期也在积极参与“城管进校园”等社会宣传活动的筹划准备等工作。通过日常的工作,我感受到,城管的宣传方式可以进一步信息化、亲民化,运用更多的科技手段转变宣传方式,以期更进一步的走近市民群众,拉近社会各类主体与城管执法队员之间的距离,扩大城管执法工作在社会层面上的影响力。
实践教学拓眼界
现场,全体成员共同参观了上海广播博物馆和广播电台直播间。博物馆内整合了上海音像资料馆的权威资源,设有1923-1949年的上海广播、历史长河、上海人民广播“第一声”、新媒体阿基米德留言屏等多个板块;直播间内各大广播频道的新闻工作者不间断地辛勤忙碌。在广播电台唐亮老师的引导下,大家沉浸式地聆听着广播起源和创新的历史故事,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广播电台“前线”,感受着广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并深刻体会到了广播新闻工作者艰苦奋斗、拼搏奉献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本着“加强基层宣传能力建设”的工作宗旨,2023年市城管执法局首次推出宣传实践项目,面向基层招募“上海城管”宣传主阵地兼职编辑。今年实施开展第二届宣传实践项目,并试行推出跨行业互学互访活动,持续挖掘基层执法队员新媒体创意才能,强化宣传人才储备,不断促进社会公众与城管队伍之间的交流。新招募的项目成员年龄跨度从80后到95后,94%的队员均来自基层一线中队。
下一步,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抓好宣传队伍人才培养,以更实举措、更严要求、更高标准全方位夯实队伍组织保障,着力展现第二届宣传实践项目的工作成效,深化跨行业互学互访活动,不断促进市民群众、新闻媒体、新媒体平台和执法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传播城管声音、讲好城管故事,努力让城管正面形象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进一步推动上海城管执法宣传工作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来自各区城管执法局的宣传实践项目基层实习成员近2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文字初稿:
长宁区天山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 姚奕如
现场拍摄: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城管执法中队 王喆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