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城管北外滩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扎实做好违法搭建的查处整治工作,对新建违法建筑应拆尽拆、应管尽管,实现违法搭建做“减法”,社区服务做“加法”的总目标。
存量翻新 隐患翻倍
近期,执法队接居委会反映位于某小区的楼顶公共晒台正在进行翻新作业,执法队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经查,该处楼顶晒台有人私自搭建了一个雨棚,属存量违建,如今,雨棚下方被人用木材和竹子封闭成一间独立的房间,被搬入取暖器等生活物品,并安装上门锁。
此外,内部电线布局混乱且有不同程度的老化,所用的搭建材料木材和竹子又均属于易燃材料,在大功率电器的长时间使用下,容易过热甚至短路,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拆除前
刚柔并济 拆除提速
执法队员当即找到当事人,罗列了一系列证据,包括图纸以及对该建筑的调查记录,详细地指出了“修缮”前后的变化、普及了相关法律法规,并着重强调了该处违建存在的安全隐患,责令其立刻拆除。
面对确凿的证据,当事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相关法规,表示愿意配合拆除该处违章建筑。
根据相关规定,存量违建一旦经过装修、翻新就属于“新账”,执法队依法启动快速拆除程序。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当事人、执法队和居委会三方合力将这座晒台上的违建彻底拆除,恢复了晒台原本的面貌,执法队员根据相关程序依法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拆除后
主动跨前 双驱发力
在拆除违建过程中,执法队员发现该处房屋楼道内普遍存在着楼道及公共区域乱堆物的现象。这些物品不仅阻碍了居民的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影响安全逃生。
经过居委会与执法队的商讨,决定采取集中整治行动,清理楼道内的乱堆物。在整治过程中,执法队员和居委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居民宣传公共区域卫生和安全知识,强调保持楼道整洁的重要性,同时协助居民将堆积的物品分类、整理,并引导居民正确处理废弃物。
经各方共同努力,楼道内的公共区域恢复了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