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快去管一管!顾戴路绿杨邨门口搭了个棚子,把路都给堵死了,我们出出进进多不方便啊!”
一位阿姨一踏进闵行城管古美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古美城管中队)的办公室,就气冲冲地嚷嚷了起来。
“阿姨,您别急,先喝口水,坐下慢慢说。”
执法队员一边安抚阿姨的情绪,一边了解情况。原来,从今年年初起,辖区内绿杨邨门口就放上了四张桌子的外摆位。这周,外摆位上盖出了一间雨棚,四周都被铝合金框架包围了起来,将人行道侵占了一半,既突兀又影响居民出行。
执法队员赶到现场找到了绿杨邨的负责人,负责人出示了外摆位的备案材料,但却无法出示落地雨棚相关的审批。负责人解释道,每到用餐高峰时期,不少老年人都在门口排队,为了方便他们休息等候,所以设置了外摆位,雨棚也是为老年人遮风避雨所建。“你看,这里还贴上了‘老年人避雨休息站’的铭牌,我们这个是公益设施,搭这个雨棚我们还花了好几万块钱,附近居民还不理解。”负责人也是满腹委屈。
“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间雨棚没有经过审批就已经是违法建筑了,咱们做好事的前提还得是合法合规对不对?”执法队员耐心对负责人作解释,同时做了普法宣传。
经过一番沟通和劝说,负责人也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承诺联系工人实施拆除。一周后,执法队员再次到达现场,落地的雨棚已经悄然消失了。
▲整改前
▲整改后
后续,闵行城管古美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结合网格化管理,重点关注辖区背街小巷市容市貌与“三后一里”违建动态,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容环境,让辖区居民在古美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