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主战场”,今年以来,上海城管执法系统深耕市民“家门口”的实事、难事,积极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推动执法管理服务向社区延伸。
其中,闵行区城管系统依靠城管工作站,创新试点了多项提质增效的工作机制。
随着二手房交易升温,小区里的装修多了起来,装修噪音、破坏房屋承重结构等各类相关投诉通常也会增多。
但在闵行区新虹街道,今年以来装修报备283户,161户已经完成装修验收,至今保持“零违规”。
其中关键,就是今年设立的城管工作站。
“因为他是执法部门,前期有效抑制了违规现象的产生。”
爱博两村物业经理钱绯说,业主们明显更“听劝”了。
“城管进社区,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小区里面不断巡视这些装修房。
哪些是装修的,我们一户一档建立好了,他们就随机去抽查。
物业发现违规的,开具整改单以后,城管队员也会督促整改。”
对于小区居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楼道口一堆堆的建筑垃圾不见了,环境整洁了不少。
爱博两村居民 彭先生:“建筑垃圾,这个原来小区里面是大问题,比一般的垃圾还多,到处堆了。现在集中清运了,改变了好多。”
找到城管也更加容易,扫一扫贴在小区里的“城管进社区”二维码,不仅能投诉举报,还能提交人民建议、查看身边的典型案例等。
七宝镇塘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燕燕:“今年二维码张贴起来了,可以直接扫这个码上报,比较方便的,处置的效率也比较高。”
不过,闵行区14个街镇总共建立了59个城管工作站,覆盖了1198个社区,每名城管队员要管辖4到5个社区。
与此同时,城管执法事项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有500多项,后续随着水务、燃气领域行政执法事项移交,预计将超过800项。
城管队伍能接住吗?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局长余嬿的答案是,先梳理出高频重点执法事项,再问日常管理要效能,多听市民建议,加强联勤联动,将执法全流程变成“一件事”。
余嬿:“我们梳理了100多项的进小区的执法事项,又列了‘重中之重’的事项,涉及到安全隐患的,老百姓比较关心关注的,重点类型梳理了九大类。
因为我们所有执法事项的来源,都是管理部门的,比如破坏承重结构,破坏绿化,和房管局、绿容局两家单位是联系比较多的。
通过联动管理部门,把老百姓关切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掉。”
不仅如此,闵行城管向辖区内所有物业企业发放了履职告知书,压实前端责任。
针对空调外机安装、楼道公共部位占用等通常涉及邻里矛盾的案件,在七宝镇的城管工作站率先探索引入委托调解机制。
“有时候执了法,老百姓感受度也不深,一些诉求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余嬿说,直面社区治理“顽症”,必须要在基层治理格局上推陈出新、有所突破。
“比如说,现在空调外机的安装,可能涉及到相邻关系一些矛盾纠纷。
还是要让老百姓心服口服,从根本上去解决。
所以针对邻里矛盾这一块,先行探索这个委托调解的机制。通过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助力基层治理
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
积极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
社区党建(城管进社区)
区域党建(城市治理共联体)
流域党建(一江一河党建联盟)
毗邻党建(长三角党建联建)
工作体系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