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城管执法部门荣获“践行新时尚 分类达人说”活动上海地区决赛三等奖、优秀奖等多个奖项
发布日期:2024-07-12 字号: [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重要回信精神,加强生活垃圾执法工作宣传,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五周年为契机,市城管执法局执法协调处联合局组织人事处、团工委、办公室等部门,面向全系统征集,鼓励执法人员报名参赛“分类达人说”(上海赛区)演讲比赛,积极展示城管团员青年青春风貌和执法队伍良好形象,提升社会各界对垃圾分类城管执法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本次大赛自开赛以来,受到了全系统各单位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吸引了16个区局及街镇一大批优秀的执法队员踊跃报名。初赛中,来自宝山区城管执法局的俞颂文、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南京东路步行街中队的周乐毅、崇明区新海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倪浩从93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7月11日举办的上海地区决赛上,他们与来自上海各区、各行业,基层社区干部、绿化市容行业人员、分类讲师、物业从业人员,垃圾分类志愿者、小学生代表、热心市民等20位优秀选手一同角逐。经过激烈比拼,俞颂文荣获决赛三等奖;周乐毅、倪浩荣获决赛优秀奖;市城管执法局团工委荣获赛事优秀组织奖。

  向城管系统获奖的个人和部门表示热烈祝贺。

微信图片_20240712092034.jpg

微信图片_20240712092211.jpg

一起来欣赏决赛场上城管执法队员的靓丽风采吧!

微信图片_20240712092342.jpg

  演讲队员:俞颂文;

  演讲口号:作为城管宣传监督、作为市民分类减量、作为家长言传身教;

 演讲题目:执法宣传两手抓,不让垃圾再流浪;

  讲题概要:俞颂文,宝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四级主办,自2019年起,她积极投身于垃圾分类的宣讲与教育工作,参与了二十余场宣讲活动,并通过宝山广播电台和市城管执法局录制课程,以垃圾终端处置方式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她不仅在执法监管上严格把关,确保垃圾分类的执行,还通过创新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了执法的精准性和效率。她坚信,通过普法宣传和教育引导,可以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从娃娃抓起,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共同为营造更洁净、更舒畅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演讲稿件

执法宣传两手抓不让垃圾再流浪!

宝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俞颂文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五年前正式实施,使得沪上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上海城管一手抓牢执法监管,一手紧握宣教引导,助力本市生活垃圾持续“三增一减”,保持95%以上的分类达标率。

  近年来,上海城管坚持模式创新,提升执法监管实效,从“粗犷型”向“精细化”迈进。一是运用视频监控、智能箱房等新技术探索远程取证。一年来,全市共依法查处“非现场执法”来源生活垃圾不分类案件128 起;二是依据风险等级,对20余万家沿街商铺开展不同周期频次的固定检查和随机抽查,高风险每周一次,中风险每月一次,低风险每年一次,在不影响营商的基础上有的放矢;三是牵住物业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细到是否分类驳运,是否规范设置四分类设施,是否保持垃圾投放点周边整洁。

  我们坚持执法办案,从严贯彻《条例》要求,从“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一是出台行政处罚指南,强化分层分类培训,明确依据,规范程序,讲清案例,精准把握《条例》要点;二是聚焦“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环节,全过程执法监管;三是敢于较真碰硬,从严处罚。一年来,全市城管执法人员累计检查沿街商铺、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18.8万次,责令当事人整改4.7万起,依法查处生活垃圾不分类案件2.8万起。没有人喜欢垃圾,却没有人不制造垃圾。上海2400万市民的日常习惯仅靠执法监管难以养成,还得重在熏陶,根在原理,功在平时。

  我们坚持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从“求好评”向“真满意”提升。一是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设计《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提示告知单》,探索队员面对面提示、告知单便携打印等方式,一年来,全市累计开展进小区、企业、商圈、学校宣传15.7万次;二是运用“7.15城管公众开放日”、“上海城管”公众号、爱心暑托班、6000多个城管工作室等宣传阵地,通过互动体验、真实案例、创意视频宣传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稳步拉进与市民的距离;三是依托“一网统管”,加强房绿化市容、房管物业、网格城运、市民热线等部门沟通协作,及时回应诉求,提高市民满意度,去年相关投诉量同比下降39%。

  我们坚持从娃抓起,解密原理展望未来,从“要我分”向“我要分”发展。一是对娃娃们讲透垃圾处置末端工艺,说清分类逻辑,比如玻璃是不可燃物质会黏着在炉壁上阻碍焚烧;比如贝壳、纸巾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纤维素不利于湿垃圾降解:比如废电池可提炼铁、镍、锰进入宝钢高炉成为炼钢原料,通过小道具小科普让分类不再难懂;二是宣扬资源再生、垃圾致富的经验,比如老港基地用湿垃圾养黑水虻制沼气;比如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超过3.6万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原生生活垃圾保持零填埋。用实际变废为宝的城管案例燃起少年郎投身环保事业的斗志;三是鼓励“小手拉大手”,分享垃圾减量小妙招,帮助家长投身垃圾分类减量,筑牢孩子的分类意识,夯实未来的群众基础。

  垃圾分类帮助我们区分了生活中的利与弊,美好与污浊。作为城管我们有责任宣传监督,作为市民我们有义务分类减量,作为父母我们有必要言传身教。有幸与在座各位同道携手为此贡献力量,让一代代上海小囡生活在更洁净、舒畅的环境中。城管身为法条守护者,有能力有义务持续做功,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素养,造福子孙后代。执法宣传两手抓,不让垃圾再流浪!

微信图片_20240712092351.jpg

 演讲队员:周乐毅;

  演讲口号:初心不忘青春志、使命担当城管人;

  演讲题目:以绣花精细之功,绘南步美丽画卷;

  讲题概要:周乐毅,黄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南京路步行街中队的一级执法员,以坚定信念和博爱精神,致力于城市管理与服务。他通过创新的“一梁四柱”管理模式和“城管商圈工作室”,有效推进了南京路步行街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使之成为低碳生活的新时尚。她的工作不仅提升了居民和来沪游客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显著减少了沿街商户案件和罚款,为营造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购物旅游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是城市管理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新时代城管人的亮丽风采。

演讲稿件

以绣花精细之功,绘南步美丽画卷

  黄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南京路步行街中队周乐毅

  南京路步行街作为中华第一商业街,既是商业兴盛之地,也是游客来沪观光旅游的必到之处。自2019年7月1日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黄浦城管南京路步行街中队始终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坚持“执法、普法”工作理念,通过探索“一梁四柱”工作新路径、成立“城管商圈工作室”等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提升辖区餐饮单位垃圾分类的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以“一梁四柱”管理模式增强服务能效。“一梁”指设置科学、高效管用的组织体系,深化对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组织架构、人员整合、区域划分、人员职责、考核督导、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四柱”指搭建四项创新举措。一是建立立体化实践平台。根据区域化特点,建立四个垃圾分类执法联络点,“零距离”对接需求,提升企业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责任。二是清单化制度体系。紧扣绿色发展理念,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相结合,配套完善管理规定,编制垃圾分类执法宣传任务清单,扎根一线,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三是融合化职责定位。坚持责任到人,要求四个区域结合自身特点,梳理实际需求,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跨上新台阶。四是特色化工作方法。创新实施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案例分享等模式,多种方式收集在日常工作开展中的困难与经验,争取“一区域一特色”,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以“城管商圈工作室”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深度。以党建为引领,我们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与辖区企业主动开展合作共建,成立“城管商圈工作室”,开启订单式服务模式,建立沉浸式服务管理模式。秉持“谁执法谁普法”的执法理念,通过深入实地开展法规政策宣导、案例讲解等,让其享受到“跨前”的政策宣导,从源头上提升企业对垃圾分类的管理规范自“城管商圈工作室”成立以来,垃圾分类案件同比减少68.3%,罚款金额同比减少97%,同时,广泛听取了企业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推动了南京路步行街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升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

  怀博爱感恩以持业,持坚定信念而前瞻,聚群力以开拓,重创新以长存,下一步,南京路步行街城管中队将与时俱进,不负前贤,转换管理模式,努力将企业纳入普法宣讲的主力军,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营造舒适整洁安全的购物旅游商务环境!

微信图片_20240712092330.jpg

 演讲队员:倪浩;

  演讲口号:加入“蓝精灵”联盟,一起守护“美丽森林”;

  演讲题目:守护“绿水青山”的“蓝精灵”;

 讲题概要:倪浩,崇明区新海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的一级执法员,以“蓝精灵”的比喻,形象地讲述了城管人员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智慧、担当和爱。他通过三个故事,展现了城管在面对垃圾分类挑战时的积极作为:第一个故事中,他利用智慧破解了一起垃圾倾倒案件;第二个故事中,他通过开展废旧衣物回收活动,激发了居民的环保意识;第三个故事中,他通过宣讲活动,改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她的演讲生动地传达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城管人员在推动这一环保行动中的积极作用,呼吁大家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森林”。

演讲稿件

守护“绿水青山”的“蓝精灵”

崇明区新海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倪浩

  这欢快的音乐是不是很熟悉呀?没错!这是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曲,动画片讲述的是一群聪明可爱的蓝精灵智斗邪恶巫师格格巫,守护美丽森林的故事,蓝精灵也以他们的智慧、担当和爱而闻名。

  现实中,同样是为了“守护美丽森林”,上海市从2019年开始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而在这项工作中,也有这样一群“蓝精灵”,他们一直在用智慧、担当和爱去做好垃圾分类这项“关键小事”,大家猜猜他们是谁?没错!--他们就是身穿深蓝制服的城管人!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蓝精灵”的三个故事。

智慧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破案的。

  某天,有居民反映在新海十连秸秆回收点发现大量生活垃圾。我和同事火速赶往现场,检查发现有食品、尼龙袋、废旧衣物等生活垃圾被随意倾倒在回收点内。但案发地点位置偏僻,没有直对的监控,也没有目击证人,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没错!真相只有一个:

  通过对倾倒量分析,我判断出倾倒人采用了小型交通工具,我和同事走访附近居民,调取路口探头,锁定时间段,发现有一辆蓝色平板三轮车出没,最终由居委辨认出驾驶员为居民王某。

  (大家可以看到,在我找到王某之后,他还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和我进行了一场辩论赛,最终在铁一般的事实下,他承认了违法行为,经过宣传教育和相应处理,王某表示不会再犯了)

  正是因为我们对乱扔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的0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2020年至今,我们的打击力度也是越来越大,有效震慑了王某这样抱着侥幸心理的人。

  在这次案例中,被随意丢弃的废旧衣物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就有了第二个故事。我发现居民家中普遍囤积废旧衣物,由此我想,是否能将衣物回收“变废为宝”呢?于是从2023年开始,我们联合镇生容所开展了“废旧衣物回收”活动。活动中,每回收一公斤衣物就会赠送一份礼品,这一招就引爆了居民的热情。

  (26.324、20000+、1180),大家能猜到这几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吗?是的,目前我们共回收了26.324吨衣物,发放了2万余份礼品,参与居民超过了1180人次。经过活动的引导,我发现在相关的案件中再也没有遇到废旧衣物了,甚至连一些其他可回收的物品都变少了。

担当

  两个故事讲完了,但蓝精灵可是会魔法的,于是我们的第三个故事开始了。首先让我们听一下两位神秘“客人”的发言:

  (“嗨,不就是一小袋垃圾嘛,扔在路边会有环卫工人来收的,你们管这么多干嘛?”黄女士满不在乎到。

  “嘿嘿,我就是因为垃圾又多又杂懒得分,所以干脆就烧掉了事嘛.."朱先生挠着头说道。)

  大家觉得他们两位说的有没有道理啊?他们一位是在小区乱扔垃圾被当场发现的黄女士,另-位是在小区边上空地焚烧生活垃圾的朱先生。

  是不是很神奇,在全民垃圾分类的背景下还有这样的思想,我想只能用魔法来打败魔法了。

  于是我向单位提议开展城管进居委垃圾分类主题宣讲活动。我也成为了一名垃圾分类主题宣讲人,会上我宣传相关知识,同时结合近期案例用居民的“身边事”以案释法。经过全覆盖多频次的宣讲,我发现居民区的生活垃圾违法行为变少了“黄女士”和“朱先生”也都不见了,你看,我们通过宣传的“魔法”,打败了他们原来的思想。

  这就是蓝精灵的故事。在上海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这五年来,也涌现出许多“蓝精灵”式的人物与团队,他们一直在用心用情书写垃圾分类的上海答案--我想,那就是智慧、担当和爱!

来源: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