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宽敞、场地干净,当再次来到位于奉贤区头桥街道的瓦洪公路朝阳路交叉口时,眼前景象的变化之大令记者着实吃了一惊:原先人头攒动的“马路批发市场”已不见踪影,宽阔的马路上,各类车辆行驶通畅,原本随风飘散的异味也不复存在……
8月5日,解放夏令行动刊发相关报道,报道了自今年1月“自产自销疏导点”因土地性质停用以来,瓦洪公路朝阳路沿线出现了大规模占道设摊行为,影响正常交通通行之余,也带来了垃圾、异味等问题。报道刊发近一个月以来,奉贤区头桥街道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疏堵结合,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也为头桥菜农们打造了一个交易“新去处”。
建设完备的新点位已投入使用
奉贤区头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头桥地区蔬果批发交易需求旺盛,前期,相关管理部门已着手新交易点位的选址,“8月19日凌晨2时起,位于大叶公路新朝路路口东南侧的‘新朝路蔬菜自产自销管控点’已正式投入使用。”
管控点内,供买卖交易的遮阳篷。
9月11日傍晚时分,记者来到崭新的管控点实地走访:此点位为前来设摊的菜农们设置了十余个遮阳篷,棚架首尾相接,形成了一条“L”形的长廊。在“长廊”的一头,专门设置了垃圾投放区及洗手点,另一头则安装有临时洗手间。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售卖区域对面的楼内,还另辟出两间房间,供管理人员及农药残留检测人员工作使用。“在布置场地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从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了一系列便民设施;另一方面,为了杜绝蔬果批发容易出现的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也从监管方面做了一些考量。”据头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交易区域内也安装了监控设备,连通至管理人员所在的办公室。
售卖区域附近,设置有垃圾投放点及洗手点。
另一侧,安装有临时洗手间。
监控画面连通至管理人员办公室,桌上还配置了口罩、棉签等便民用品。
记者注意到,除了实际的设施设备以外,此次新点位的设置,相关管理部门也在规章制度上做了许多文章。在售卖区域外,专门设置了一处宣传栏,张贴着管控点的“管理公告”及“准入和退出机制”说明,其中,对于管控点的交易时间、设摊条件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据了解,目前,管控点主要服务于街道内的本地菜农,有入点需求的菜农向所在的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后,可以凭“准入证”在每日凌晨2时至10时,或下午3时至6时在此处设摊。
管控点外的公告栏。
本地农户需凭“准入证”入点位交易。
“执法+引导”,杜绝“马路交易”
新点位设立了,曾经的交易区域是何景象呢?当天下午,记者也去瓦洪公路朝阳路路口走了走。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瓦洪公路西侧,摊主们原先使用的遮阳伞等设施已尽数移除,成堆的垃圾完成清运后,道路又恢复了整洁。由于不再有占道设摊行为,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均通行无阻。与此同时,朝阳路路侧的大型棚架也已拆除,原先标有“自产自销疏导点”的厂房前,满地垃圾也已得到妥善处置。
瓦洪公路西侧垃圾均已处理,后续将进行绿化修补。
路口四周,已无违规设摊行为出现。
据头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管控点位置一经确定,中队便在瓦洪公路朝阳路路口设置了“告知书”及管控点位置示意图,劝导市民积极参与配合老点位的整治行动,引导批发交易活动至新管控点进行。“从8月14日至8月18日,我们还安排了人员对在此处摆摊的交易人员开展宣传,在凌晨及白天的集中交易时间内,共发放了告知书近400份,充分保障交易人员的知情权。”相关负责人回忆道。
朝阳路路口处放置了“告知书”,并通过图示告知市民新管控点的位置。
8月19日0时,新朝路蔬菜自产自销管控点即将投入使用前,集中整治小组针对瓦洪公路朝阳路设摊行为还开展了专项整治。在头桥街道平安办的牵头下,街道各相关职能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交警支队共同参与,共计出动168人,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共计暂扣各类车辆29辆。新朝路蔬菜自产自销管控点正式运行后,综合行政执法队还在每日安排人员对重点点位进行固守,并针对重点道路开展不间断巡查。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77起,通过疏堵结合的模式,至今已基本消除“马路交易”现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街面秩序管控。”奉贤区头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除瓦洪公路朝阳路外,辖区内的大叶公路、新奉公路等路段均为蔬菜交易易发路段,针对这些重点点位,中队将持续做好固守及巡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准入证的审核管理力度,保证好管控点周边的道路交通秩序,并根据买卖双方的实际需求,持续完善管控点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