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城管进社区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在系统各单位大力支持和推荐基础上,经过综合评定,确定了46篇案例入选2024年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城管进社区优秀案例。自2025年1月23日起,市局将推送系列,分享部分入选案例,通过示范引领,不断增强服务社区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好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城市治理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市民。
2024年4月9日,宝山区月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接12345投诉,反映月塘路某小区有住户涉嫌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社区组执法队员立即会同第三方检测机构上门核查,发现该房屋正在装修,业主为吴某某、宗某,现场有一处墙体、一处楼板已被拆除。经检测鉴定,上述两处均为房屋承重结构,其中,墙体为上家损坏,混凝土楼板为本次装修中损坏。中队对损坏房屋承重结构这一危及居住安全的违法行为始终保持 “零容忍”的态度,迅速立案、高效查处。
一、工作背景
擅自损坏房屋主体和承重结构,不仅会导致建筑变形、开裂,严重时更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月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坚持把城管进社区作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不断下移的重要举措,围绕小区环境、违规装修、电动自行车安全等关系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组织干部队员协同居委、物业快速高效开展综合治理,但仍有个别居民在明知道承重墙不能敲、横梁不能动的情况下,抱着侥幸心理动工。比如本案中,投诉人反映该房屋装修期间一直有敲墙声扰民,担心装修人擅自敲承重墙造成安全事故。为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队立即将任务分派到社区组,依托城管进社区延伸“执法触角”,努力实现诉件处置规范化、高效化、精细化。
二、基本做法
(一)高效依法查处,消除安全隐患。
执法队员第一时间上门核查,根据被拆除墙体厚度和连接情况,初步分析涉嫌损坏房屋承重结构,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房屋质量检测报告》明确评级后,立即责令该房屋业主对其擅自损坏房屋承重结构违法行为整改到位,确保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当事人表示认识到了错误和问题严重性,将积极配合。后结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承重结构拆改恢复报告》和复查情况,依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5万元的行政处罚。
(二)加强协作联动,严格源头管控。
针对社区高发违法行为,中队始终秉承“预防在前”工作理念,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协同居委、物业对小区整体情况进行摸排,督促物业做到“事前提好醒、事中巡到位、事发即上报”,如装修前向业主发放《房屋装饰装修告知书》,装修中多巡查、多询问、多记录。
(三)汇集青年力量,助力社区治理。
城管执法工作既要做好事中调查与事后监管,更要坚持将普法工作融于日常。中队紧随局团委脚步,组建“蓝精邻”青年先锋队进一步扎根社区、深耕社区,聚焦损坏承重墙等重点类型诉件,采取举办普法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释法等形式,实打实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主要成效
本案办理过程中,社区组执法队员自获得线索至当事人缴纳分期第一笔罚款,仅用时一个多月,充分体现了高效执行力。其中,案件调查取证中,执法队员综合现场勘查笔录、当事人陈述和鉴定意见等多种证据,确保了案件查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案件处罚环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裁量基准,不仅对当事人给予了合理的行政处罚,还对同小区业主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随着新修订《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实施,损坏房屋主体和承重结构的罚款起始金额从一万元调整到五万元,面对和本案当事人一样由于经济压力一时无力承担的业主,中队在其提出申请后为其办理分期缴纳罚款手续,体现了执法办案的人情味。
近年来,中队充分发挥城管社区工作室的协调沟通作用,与小区居委、物业不断加强工作联系,积极探索源头管控措施,通过加强巡查、错时执法、联合第三方同步取证、督促物业及时上报等方式,不断加大问题发现和诉件处置力度,为有效预防、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等违法行为打好坚实基础 。
四、工作启示
(一)立足本职岗位,当好“监督员”。
不同于公共场所发生的违法行为,损坏房屋承重结构具有一定隐蔽性。中队组建“蓝精邻”青年先锋队后,将进一步把监督和执法触角延伸到社区、楼宇,上门指导业主做好装饰装修登记备案,督促物业落实前端管理责任。
(二)坚持问题导向,当好“宣传员”。
通过回顾本案和其他承重墙案件,发现违法当事人多因主观认知错误而触犯法律,或是盲目相信装修公司,或是以为轻微行为不违法,导致承重结构被误拆。“蓝精邻”青年先锋队将在社区巡回开展法治宣传,不断增强法治观念。
(三)收集社情民意,当好“情报员 ”。
“蓝精邻”青年先锋队将结合公众开放日、人民建议征集、 常态化清整等,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秉持“件件有回应”原则,联合“三驾马车”、会同相关部门发挥共治作用,合力解决社区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