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良好 彰显强大韧性潜力——透视首季中国经济成绩单
发布日期:2025-04-18 字号: [     ]

4dd9b1ebf1f340e992fdd967144bd665.png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没有改变。

  起步平稳 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16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观察经济运行稳不稳,主要看四大宏观指标,即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状况。

  从经济增长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8cb97279eae34e69a045be3b41976228.jpg

  2025年2月26日在吉利汽车陕西宝鸡制造基地焊装厂拍摄的自动化焊接线。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从就业和物价看,同期,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其中,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保持温和上涨。

  再看国际收支。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比上月末增加134亿美元,连续16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从生产端和需求端观察,经济增长稳中有升的态势明显。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

  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市场活力和信心有所增强。一季度,民间投资由上年全年下降转为同比增长0.4%。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较去年四季度上升0.5点。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扩张。

c4cbc2246fa743eda7463843af6641d3.jpg

  2025年3月21日,满载货物的X8489次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准备发车。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变乱交织,不利影响加深,国内结构调整阵痛仍在释放,不少企业经营比较困难。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攻坚克难,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力。”盛来运说。

  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带动了到位资金的改善和项目的推进。一季度,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量接近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去年全年为下降2.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升温,世界经济秩序受到重创,国内结构转型任务仍然比较繁重。”盛来运说,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

  向新向好 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细看首季成绩单,中国经济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进”的步伐更加稳健,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从统计数据情况来看,‘五个维度’反映出今年一季度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盛来运说。

50381056dcd34805998a8e2013feaf1e.jpg

  2025年3月26日,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的一款正在行走的宇树G1机器人吸引人们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创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一批先进技术的推出和应用,带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3%,创新动力不断增强。

  协调发展持续改善。一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3.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的占比达15.7%,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趋势明显。

  高水平开放继续推进。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c3ea3883b61a4e1a84d72268402cf8eb.jpg

  2025年1月9日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总装车间拍摄的即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5个百分点。

  民生改善和安全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源保供有力有效,化解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等风险的政策积极有效,安全发展得到加强。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奋楫向前、向“新”求“质”,立足国内大市场、做强国内大循环——

  宇树机器人惊艳“亮相”、DeepSeek引领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潮流……今年以来,高水平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新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世界第10位。

379d4da611b04135bc6505813cf25ccc.jpg

  2025年3月19日,游客在西安开元商城观景平台上拍照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中国的创新正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博乐仁在上个月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时说,面对增长从何而来的难题,中国已经给出了答案:以高技术、高效能,追求高质量的增长。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工商界代表观察中国的共同话题。

  脱口秀、演唱会、舞台剧持续升温,急救培训、AI课程、厨艺缝纫等“夜校”成上班族新宠,“赏花+”新业态不断上新,各类新品首发首秀精彩纷呈……今年以来,消费新动能持续释放。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2.5万亿元,消费在政策的推动下持续改善。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盛来运说。

  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

  美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中国能否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

  “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盛来运说,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原来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改变,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过去五年,三大需求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2024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约为18%。

82e7650a2702403abe290932ebfae483.jpg

  2025年3月20日晚,上海图书馆青年夜校的学员们在学习“中医科学调整办公室的职业病”课程。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首季中国经济成绩单上一组组数字,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

  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

  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4个百分点。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消费增长更快,保持两位数增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占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3.4%,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中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现在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空间都非常大,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盛来运说。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与各方做大互利共赢蛋糕,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从《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到《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文件接连出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攻坚,为中国经济打开新空间。

  消博会、广交会接连举办,中国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与全球共享市场机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各国共同促进自由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7cc435b05fbe4b9db641656df884ea1a.jpg

  2025年3月28日,天津市北辰区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惠民服务活动,居民在现场选购家电。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

  “针对当前的外部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充分预判,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及时推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盛来运说,从一季度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阶段,会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是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的保障。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应对有经验、政策有保障、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坚韧不拔的中国经济,必将在风雨后更加茁壮。

来源:新华社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