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中国经济观察|房地产市场预期稳步向好 交易热度延续——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六
发布日期:2025-04-24 字号: [     ]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房地产市场预期稳步向好 交易热度延续——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六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王优玲、李倩薇

  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各地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从降低购房门槛到减少换购住房税费负担,从出台“好房子”规范标准到收购存量商品房,多措并举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哪些新变化?供需关系是否更趋合理?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如何?记者近期赴多地调研,采访地方房地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房地产企业及研究机构,深入了解市场动态。

  市场回稳信号多维显现

  4月12日,深圳龙华区恒壹·红山华府项目开盘销售现场人头攒动,购房人排队入场,开盘90分钟即告售罄。

  购得一套66平方米两居室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得益于深圳二套房首付比例从七成下调到两成、房贷利率下降等政策利好,她以较低成本购置了第二套住房。“现在楼市比较稳定,我觉得现在买房时机不错。”周女士说。

  新房市场交易活跃,二手房成交显著放量,在传统楼市旺季“金三银四”期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回稳。

  4月13日晚上,记者在北京链家大红门签约服务中心看到,11间签约室坐满了前来洽谈的客户。3月份以来,这个签约服务中心周末日均成交35单左右。一位来签约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经纪人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在的门店以成交价200万元左右的刚需为主,成交节奏比之前加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一线城市整体表现较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0.6%。深圳市住建局数据显示,1月1日至4月16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套数同比增长75.1%;二手住宅网签成交套数同比增长55.0%。根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3月份,北京新房网签套数环比涨125.6%,二手房网签套数环比涨61.4%。上海、广州二手房交易也出现上行,截至4月21日,上海二手房网签量超过1.6万套。

  部分二线城市的市场也持续回暖。记者在成都、南京、杭州等地调研发现,当地房地产市场展现出稳定的市场需求,许多有实际居住需求的人群在经过一段时间观望后积极入市,楼市成交活跃度提升,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市场,成交周期都明显缩短。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说,今年以来,各地积极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比如,多地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推出特色金融产品,加大购房补贴、住房“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加持下,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被不断激发和释放。

  房价是市场信心修复的重要信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6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7个。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销售价格环比总体降幅收窄。

  作为观察楼市走势的先行指标,部分城市土地市场表现活跃。3月份,成都半个月内连续两次刷新住宅用地楼面价天花板;一季度,京沪杭等地频现土地成交总价超50亿元、溢价率超100%的现象。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全国月度土地溢价率时隔44个月重回10%以上。

  “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积极信号是多维度的,表明止跌回稳走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李宇嘉说,这既得益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也反映出市场信心的逐步修复。

  多举措促供需更加平衡

  总体上看,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阶段,不同城市及城市内部板块之间分化明显,重点城市及城市核心区域持续回暖,但三四线城市及城市远郊和外围去化速度相对较慢。

  “房地产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的着力点在于不断改善房地产发展不平衡、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说。

  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一大痛点是,一方面一些地方存量商品房规模大、消化慢;另一方面新市民和青年群体的住房需求亟待解决。针对这一供需结构性短缺矛盾,国家政策层面已明确提出,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城市,政府可按需定购,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在河南郑州,租住在二七区嵩山美寓人才公寓的王晓东告诉记者,虽然他住的一居室只有40平方米,但室内家具家电齐全,公共区域配有健身房、乒乓球室、瑜伽室等设施,居住舒适且性价比高。

  郑州城发安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市场化收购方式将存量房改造为人才公寓,公司已在郑州累计投运37个人才公寓项目,提供5.6万套(间)住房,服务超过6万名青年人才。按照规划,到2026年底这一数字将提升至10万套(间)。

  盘活存量房产资源,同时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困难,目前已有10多个城市落地收购商品房项目。

  在土地端,供需调节也向“缩量提质”方向发展。虞晓芬说,大部分城市主动调整供给结构,压缩供地规模、聚焦优质地块,推出很多“小而美”的土地,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以杭州为例,今年已出让的40宗商品住宅土地中,90%的单宗土地规划建筑面积没有超过9万平方米,这些土地配套齐全,容积率适中,更适合开发高品质住宅。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预供地总建筑面积同比下降47%,用地面积减少38%。三四线城市“主动出清”,部分城市在年初暂停宅地供应。

  重塑供需均衡,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是重要一环。今年,我国继续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货币化安置,计划在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叶裕民说,随着以房票为代表的货币化安置方式和“以购代建”的安置房筹措方式广泛推开,城中村改造将带动更多购房需求释放和商品房存量消化。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我国未来房地产发展空间如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从发展的空间来看,中国的消费结构总体上还处在升级过程中,城镇化并没有完成,房地产市场成长空间巨大,居民对绿色、宽敞、舒服的“好房子”市场需求较大。

  城市化与房地产发展需要形成良性互动。“城市化进程持续为房地产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而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睿合泰产城发展研究院总经理何昕宇说,城市发展中,伴随人口不断聚集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房地产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和机会。

  以四川成都锦江区的林家坝—白鹭湾市场片区为例,2021年12月7日至8日,片区成交4块地,最高溢价率为3.9%,有两块地为底价成交;随着锦江区对外发布片区产业规划,陆续引入产业项目和优质教育、医疗配套资源,片区近三年土地市场活跃,最近三宗土地成交溢价率超30%,并出现不少高品质热销住宅项目。

  虞晓芬说,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满足人们对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应有之义。

  在北京昌平区沙河镇生命科学园附近,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的首个落地示范项目“龙湖·观萃”正在建设中。刚刚购买该楼盘一套117平方米四居室住宅的陈先生表示:“项目不仅设计了1000平方米的共享空间,有健身房、儿童娱乐区、老人休闲区、共享办公等设施,室内更采用灵活可变户型,完美契合我们二孩家庭的居住需求。”

  随着新版《住宅项目规范》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和各地配套政策落地,住房品质提升进入快车道。项目规范对层高、电梯配置、隔音性能等作出更高要求,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标准支撑。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好房子”建设要统筹增量与存量。成都市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冯波说,在增量建设上,要通过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和好服务,提供户型更好、功能更全、配套更齐、服务更优的高品质住房;在存量优化上,要通过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完善住宅功能和配套,补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实现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全面提升。

来源:新华社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