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随笔丨从七个“更”读懂中国经济
发布日期:2025-07-01 字号: [     ]

  中国经济已走过2025年的一半路途,全年的“下半场”即将开启。“十四五”收官任务不轻,而谋划“十五五”,恰在其时。

  读懂行进中的中国经济,不妨从这七个“更”入手:

9d932f1c54524284a0e759f11a141cd7.png

  在今天的中国,“连接”的故事讲不完。京津冀两市一省,协同发展;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还有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这都是“连接”。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相互支撑配合,形成组合拳;调动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一体改革。这也是“连接”。

fe3337d74a89400186607bfcf5d56f90.jpg

  “连接”会发展成“链接”。大到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小到把上下游装进一栋楼,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优质创新要素,正按照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链接”在一起。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皆有“连接”之意。

  “更系统”的中国经济,顶得住大风大浪。

2.png

  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目标锁定在“优质均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强调“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统筹好总供给与总需求,是为了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新时代的治水思路,聚焦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您看,“均衡”几乎无处不在。

  “均衡”要义,体现在对很多重要关系的把握中。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各类所有制企业,都要充分支持,也都要完善监管。

  “更均衡”的中国经济,体现着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a6b5c973741443483a02aa8519ec76f.png

  大江南北,“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中国在这一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就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信息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生命健康革命交织迸发,多少新知,正扑面而来。

ce3daf13b8e84bcc90d99e39dc50f792.jpg

  解锁“新知”,还要立足国情。比如,有条件发展大农业的地方,正向着现代化大农业挺进。但国情使然,有太多的地方,农民的地,分散在房前屋后、山坡山脊上。怎么在千差万别的“小农”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出的一道独特命题。没有现成答案,要在实践的最前沿,且试且行。

  “更前沿”的中国经济,赶上潮流,也开创着潮流。

3.png

  中国经济,对“精细”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把握宏观,也要关照微观。偌大市场,需求在细分,供给也在细分。亿万经营主体,情况千差万别,唯有贴近,才能了解它们的所思所愿,营造好它们期待的营商环境。亿万百姓生活,有各种急难愁盼,唯有贴近,才能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实现暖人心的治理。“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贴近才能精细,细才能实。

  “更精细”的中国经济,于细微处见活力、见格局。

4.png

  进入“十四五”以来,外部环境的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预判“十五五”,世界仍会在新的动荡变革期里前行。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越大,中国就越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而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选择,就是不断增强自主可控的创造,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脚步。

  “更可控”的中国经济,更能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5.png

  当今世界,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重要的在于,机遇从来不是自动分享给所有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中国经济一以贯之的追求。主动,关键在人的“状态”。从各部门各地方到党政干部,从科学家们到企业家们,从劳动者们到改革者们……主动作为、迎难而上,这正是14亿中国人的真实状态。

  “更主动”的中国经济,由你我他共同书写。

6.png

  读懂中国经济,一定要读懂它的坚韧。坚韧是什么?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定下目标,就奔着它去;是遇到阻力和困难时,不惶惑、不退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既善于在关键时刻完成“短跑”冲刺,也有着“跑马拉松”的绵绵定力,把长期主义融入创新与创造。

  今天,那些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动能,莫不是坚韧前行者的厚积薄发。那些经年累月默默坚守的普通劳动者,是体现中国经济坚韧属性的最小单元。

  “更坚韧”的中国经济,正笃定向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9号金丽大厦     邮编:200023
总机:021-63316800(周一至周五 9:00-11:30,13:30-17:00)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网站标识码:3100000116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1024116号-2
网站备案号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嘉定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松江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静安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虹口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金山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奉贤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青浦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徐汇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宝山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崇明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
杨浦区城管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