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绿化带
偷偷改造成“私家庭院”!
岂不美滋滋~
——小区公共区域属于全体业主
谁都不能私自占为己有
浦东新区高行镇行南路某交付两年的商品房小区,每栋楼一楼南侧的绿地系物业共用部分。新房交付后没多久,该小区就有34户一楼住户擅自改建物业共用部分,将家门口的公共绿地占为“自留地”,导致小区绿化覆盖率从35%降至27%,邻里矛盾突出,引发社区治理困局。
全面调查取证,靶向“点题”
▲一楼居民超出专有部分占用、硬化共用绿化
为把握矛盾症结,高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居委、物业开展“拉网式”排查,采用“一户一档”记录毁绿占绿情形、硬化地面面积、植被破坏程度等;对不配合入户调查的业主,采用无人机航拍取证,形成包含34户完整信息的违法行为信息库。
同时,通过“入户走访+投诉梳理”,双渠道分析问题成因。综合行政执法队约请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司法局等部门召开6次案情分析会,归纳出“物理空间近家性—法不责众心态—隐私保护诉求”三大矛盾焦点,确定了“先破认知、再解心结、遵循法治”的执法路径。
坚持分类施策,精准“破题”
在前期排摸的基础上,执法队联合居委、物业对当事人进行普法教育,同步开展交底违规事实、法律后果、整改路径“三交底”。对10户配合度高的住户开通“自治整改通道”,由执法队员一对一指导绿植补种等事项,整改合格率达100%。
对其余24户抗拒整改的住户,执法队启动“执法督促通道”,进行立案调查,向相关责任人送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并通过物业监控录像、居委证言等固定证据。经过督促,该24户住户全部于限期内完成整改。
高行镇成立由综合行政执法队、镇司法所、法律顾问组成的案件评议组,对24户立案案件开展“三审查”,听证环节协调司法所提供法律见证。经集体讨论,高行镇对该24户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强化协同攻坚,合力“解题”
为增强居民的法治观念和社区自治动力,高行镇强化党建引领,成立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的专项工作组,整合城管、房管、司法等8个部门力量,先后召开5场“绿地治理听证会”,邀请居民、园林专家、法律顾问共同论证整改方案,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需求平衡。
▲整改后恢复绿化覆盖
同时,落实“问题上报—处置派单—效果反馈”全流程闭环,对居民破绿占绿问题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开展“绿色社区、人人有责”主题宣传活动,邀请专家就居民区绿化调整相关规定作专题分享,编制发布社区绿色生活行为公约,让社区更有颜值品质、更有内涵温度、更有宜居魅力。
高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柔性先于刚性、服务贯穿全程”的执法实践,推动34户占绿住户全部完成整改,解锁了小区绿地共治共享的密码,既保持了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又通过“首违不罚”“个性化方案”等举措传递执法温度,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综合执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