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荣获住建部2024年度巩固深化
“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
专项行动表现突出个人表彰名单及事迹
奉贤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伟
坚定“政治坐标”,以党建引领点燃发展“引擎”
李伟将“读原文原著、听专题辅导、讲纪律党课、观红色电影、访红色基地”等常态化学习教育,与“市城管系统大讨论”“国庆升旗仪式”“机关故事我来讲”“青雁话清廉故事分享”等形式融合,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还紧贴城管特点,牵头建设党业深度融合的“澄蓝先锋”城管执法先锋社区工作室品牌,以“小切口”展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格局”。
以年度轮岗交流为重点,以干部培养选拔为牵引,以队伍教育培训为抓手,通过全面实施城管执法队伍全周期管理,推动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系统性重塑,他将业务条线培训、青干培训、全员培训等分层分类覆盖,开展基层宣讲、执法比武,知识竞赛、案例评选等技能竞赛活动,聚焦“严基调”,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定期排摸、动态评估廉政风险,系统强化干部队伍动态监管,综合运用定期抽查、重点督查、全面监督等方式严抓队伍行为规范,确保队伍干净纯洁。
李伟以执法管理、数字赋能为链接,加强“雷霆”“蓝风”系列整治“力度”,提升跨部门数据协查“精度”,汇聚人民建议征集点、自产自销农产品管控点建设“温度”,推进城市服务能级举措升级。他积极开展新兴领域党员座谈,关心企业、商户发展,推动普法服务进企业、商户,以专业事、温暖事提升组织力。此外,他也发动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建设既有外形更有内核的“美丽街区·梦想街景”,打造更多街区会客厅和漫步打卡地,增强了群众的感受度。
浦东新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花木示范区中队
中队长王城冰
王城冰依托辖区“益”路生花公益联盟共治街区平台作为延展居民和商户沟通阵地,积极探索“执法+服务”的工作模式,担当百姓呼声的“听诊器”。通过定期进行走访、集中征集诉求以及志愿服务活动,他多次上门服务指导,讲解业态执法事项涉及注意事项,让商户少跑腿多办事,让商家和居民都参与市容管理当中,形成了“人人参与、共治共管”的局面。
为了提升自己工作履职能力,王城冰“严修内功”,执勤巡查、执法办案、信访处置、接待群众所有工作一个不落,同时积极参加检查指引、专项整治、专业培训等各项内容,全面提升更精准高效的综合执法检查;对于群众反馈的问题,王城冰积极处置落实长效管控落。他协助建立由多方合作、运维及时、信息精准的沿街数据运维模式,为商户做好前置服务和支撑,避免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市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但随意停放、车辆淤积等问题却是困扰市民出行的新难题。面对这种情况,王城冰积极协调中队与运营公司,并通过重塑工作流程,数字赋能治理、明细各自职责分工,达成一体化推进整改共识。为确保做好点位分类分级治理,他每周向各企业发放点位治理报告,服务企业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企业运维能力不断提升。
松江区新浜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
中队长陈俊
陈俊围绕市、区、镇三级工作要求和群众关心的事项,立足城管执法主责主业,不断破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难题顽症。2024年,针对辖区企业反映的工业区厂房墙面被乱涂广告的“牛皮癣”问题,陈俊牵头公安、管委会职能部门,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协同治理和三级巡查发现机制,当场抓获乱涂写4人次,立案查处11件,该区域“五乱”的“牛皮癣”得到有效遏制。
针对商户跨门经营、门前堆物、非机动车乱停等屡经整治却不断回潮的问题,陈俊充分利用商户自治联盟的自治,探索“执法巡查—商户联盟自查”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基层商户自觉参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在面对农村地区农户设摊自产自销的问题,陈俊着力协调“老百姓需要和城市秩序”两方需求,推动属地党委政府设立疏导点和疏导路段等。
2024年以来,陈俊牵头基层执法队伍开展廉政参观学习活动、警示教育、队伍提醒谈话等,有效提升了队伍纪法意识,树立了队伍规矩廉洁的良好形象。
他牢固树立城管执法就在一线,坚持“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的工作理念,带着基层执法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开展调研走访,形成渣土偷乱倒、老菜场周边设摊问题专报2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区域内夜排档扰民、新建工地车辆扬尘、工业园区渣土偷乱倒等市民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