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崇明区庙镇城管中队接到永乐村村民反映,称其隔壁邻居搞了个小型养殖场,养了很多只羊,环境脏乱,味道刺鼻,羊叫声不停,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经调查,樊先生在自家宅院内搭了一处小型羊棚养殖崇明白山羊,数量有十多头。据村干部介绍,樊先生参加了一项由区农委牵头的“白山羊订单式养殖试点项目”,系合规饲养,但却意外触发了邻里矛盾。
经现场查看,时值盛夏,羊棚及周边区域因疏于日常管理,刺鼻异味弥漫,确实侵扰了毗邻居民的生活。该问题的核心并非养殖本身违法,而在于管理缺位导致的环境卫生失序。面对这一兼具政策支持背景与具体民生困扰的特殊案例,执法队员摒弃简单取缔的刚性手段,向樊先生宣传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关于避免环境污染、维护公共卫生的相关条款,告知其养羊本身是好事,但也应采取措施维护好环境卫生,避免给周围邻居带来影响。
在教育劝导下,樊先生主动提出了搬迁羊棚的解决方案,后在永乐村村委会的帮助下,将羊棚另迁至远离邻居家的下风口位置。随后,村委组织力量对遗留的原羊棚及周边污染区域进行了清理与消杀,脏乱景象与恼人异味也随之消散。
崇明城管巧妙运用劝导、协调的柔性之力,既护航了政策扶持的养殖项目持续运转,又解决了环境脏乱的堵点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