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一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行政法规,于2025年9月15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立足于住房租赁市场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住房租赁合同法律规范进行了内涵细化和外延延伸,对于规范住房租赁行为、保障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条例》针对住房租赁市场中的哪些突出问题?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
哪些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用于出租的住房,《条例》规定,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此外,《条例》明确,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为什么要办理住房租赁合同备案?
《条例》规定,出租人应当按照规定,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住房租赁合同向租赁住房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房产管理部门应当提高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服务水平,不得就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收取任何费用。
《条例》明确规定,出租人需办理房屋租赁备案,中介机构若未按要求完成备案将面临罚款。
如果房东不去备案怎么办?《条例》专门赋予承租人一定的自主权,明确规定,如果出租人未办理合同备案的,承租人可以办理备案。
租户要遵守哪些规定?
《条例》明确:承租人应当遵守物业管理规约,不得任意弃置垃圾、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或者产生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公共通道、高空抛物或者实施其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承租人应当安全、合理使用租赁住房,不得损坏、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或者改动租赁住房承重结构,不得私拉乱接水、电、燃气管线;未经出租人同意,不得擅自改变租赁住房用途、拆改室内设施或者改动租赁住房其他结构。
其实,在《住房租赁条例》施行两年多前,《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已于202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立法形式规范上海市住房租赁市场。
浦东城管综合执法系统按照相关法定职责,在职责范围内负责辖区内住房租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租赁房源信息发布管理、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管理、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管理和租赁房屋安全管理,严厉打击住房租赁市场乱象。
花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近期联合公安、居委、物业启动群租房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前,执法部门通过居民投诉、物业巡查等多渠道核实,精准锁定存在加建隔断、违规增设卫浴设施、严重超员居住等问题的房屋;依法向业主及租户送达群租整改通知书,给予合理整改期限。对逾期未整改、存在结构破坏及重大消防隐患的上下铺,依法实施现场拆除;同步开展房屋租赁安全宣导,建议寻找合规房源信息。整治行动得到周围居民的一致好评。
川沙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辖区内群租安全隐患综合治理行动,联合社区居委、物业建立“日常巡查+重点排摸”机制,对住宅小区开展全覆盖排查,精准锁定问题房源并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针对二房东责任意识薄弱问题,执法队员联合社区干部通过张贴警示案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普及《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等法规,明确群租法律责任,以“零容忍”态度铁腕整治住房租赁市场顽疾,全力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塘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查处辖区内“五乱”违法行为,针对内容为“房屋出租”的乱张贴行为,除了对违法小广告及时清除之外,开展了核实房源信息及群租房整治专项行动。
执法队员按图索骥,对违法小广告刊登的日租房、短租房开展执法检查,发现不少租赁房屋居住人数远超标准,存在私拉乱接电线、违规搭建隔断等现象。执法队员逐一登记违规房源,明确要求业主或二房东严格遵守《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等相关规定,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用途。
不同层级的住房租赁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施行,体现了政府部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决心。浦东城管综合执法系统将持续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要求,规范住房租赁中出租人、承租人、房地产经纪人、物业服务企业等主体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我们相信,住房租赁市场将持续健康发展,住房租赁关系会趋于和谐稳定,人人都能享有“温暖家”。